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援藏情

上海援藏:为边陲小康村插上文创的翅膀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7日 文章来源:新民眼

5月12日下午,在上海市第一百货商业中心,日喀则市及五县“五五”消费展暨组团式市场援藏展览会正式开幕。在展会中,一种精美的文创产品很快被抢购一空。其貌不扬的石头、树叶、树枝,在工匠的巧心绘制下,变成了“微缩版”的唐卡、藏画;藏式手工刺绣与编织,极具民族特色,更是融入了上海元素。这些产品出自一群藏族农牧民的巧手,而它们能够从民间艺术成为助力致富增收的“商品”,上海普陀援藏干部们功不可没。日前,记者来到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庞达村,见证上海援藏是如何帮助这座抵边小村庄,插上文创的翅膀。

图说:农牧民创作的文创产品 李一能 摄(下同)

庞达村是上海对口援建的边境小康示范村,紧靠中国与不丹边境线。在上海援藏的大力支持下,99户近500名群众从海拔4630米的乡村搬迁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藏式小康村,在此开启了新的生活。住进小康村,意味着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提升,但如何帮助当地群众进一步提高收入,成为了上海援藏干部最关注的问题,这时一位藏族青年艺术家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灵感。

1989年出生的索喃次仁,从西藏大学艺术系唐卡专业毕业后来到亚东县工作,本职工作是一名公务员。闲暇时,他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通过艺术手法表达发展中的亚东,广受艺术界和策展人的好评。能否发挥索喃次仁的艺术专长,以文创力量赋能乡村振兴?援藏亚东联络小组找到索喃次仁,询问能否教授文创技艺,通过手工编织、绘画艺术创作帮助庞达村群众增收。双方一拍即合。“能用我的专业所学,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把民族特色文化向特色文旅商品转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索喃次仁告诉记者,庞达村有着广袤的原始森林和自然风光,也给予了文创无限的灵感来源。

今年3月25日,在上海援藏资金的支持下,索喃次仁文创工作室正式在庞达村筹备启动,村民们表现出了空前的积极性,因为能留在家乡工作,就意味着不用离家打工,能更好照顾家人,首批培训班吸引了56位村民报名,以家庭妇女为主。踊跃报名是一回事,但要教会他们则并不容易。索喃次仁告诉记者,首批学员中只有个别有绘画基础,他们是制作藏式家具或者居家壁画的工匠,简单教授一些技巧后就能掌握,但大部分学员都是“零基础”,要从头手把手地教,从早教到晚也是常有的事。

图说:农牧民创作的文创产品

培训期间,索喃次仁采取学员互动、现场教学等形式,重点培训民族刺绣、手工绘画、手工编织等实用创新技术,作品兼具爱国主义、守边戍边、绿色环保、乡村文明等元素。“我们所采用的原材料石头、木头均为巡边路上就地取材,再运用传统唐卡、壁画等技艺进行绘画创作,其中编织则以本地手工羊绒布为面,彩色羊毛线为语言进行创作,每个产品都是限量版,没有一个复制品。”索喃次仁告诉记者,他们从高原的自然风光和庞达村新时代的多彩生活中汲取营养,许多村民在上手之后,艺术天赋被充分激发,这些“生活的艺术家”虽然技艺朴拙,但都乐于用真情实感展现家乡山水动物、一草一木,反而更具有“原生态”的艺术魅力。

今年37岁的村民强巴次仁告诉记者,加入文创工作室让他每天能增收270元左右,加上原有的装修工作,可以不离家乡就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要感谢索喃次仁老师的教导,还有上海援藏干部们的努力,让我们的产品能够与上海市场对接。”

第十批上海援藏干部、亚东县发改委副主任陈建伟告诉记者,用上海文创资源和理念带藏族同胞增收致富,是上海援藏的又一创新之举。为了帮他们拓宽销售渠道,援藏亚东联络小组一方面协助引进上海文化公司,对工作室及文创产品进行包装定位,另一方面还通过上海“五五购物节”进行推介展销。目前,合作社即将迎来第一次分红,所有参与项目的村民都将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上海素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嘉艳表示,在5月12日的试销售中,这批亚东文创产品被销售一空,接下来将会和庞达村探讨,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与产能,壮大当地原生态文创产业规模。


(编辑:王小莉)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