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援藏情

“来了就是察隅人”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3日 文章来源:微林芝微信公众号

范艳坤:

我有幸成为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在2019年6月28日从中国的南海边国际化大都市深圳踏入西藏这片土地。6月29日,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一路经历了惊险的道路和轻度的高原反应,来到对口支援的察隅县。站在察隅县的土地上,瞬间,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负的援藏责任和使命,这是一个值得我为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付出和奋斗的地方。

这一刻,我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担心刚做完乳腺癌手术不久的妻子,还有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妻子一句话:“你安心工作,好好履行你援藏工作的神圣使命,让西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生活总是要向前走,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从此,我俩走上了互相鼓励和支持的视频生活,距离给彼此带来了更大的热情和动力。

在察隅,我任职察隅县住建局副局长,负责援藏工程项目建设,并分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维稳、综合整治等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很快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当中,翻开了特区与西藏心连心的新篇章。

越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办点实事

察隅县地处藏东南,是距离林芝市区最远的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高原地区,山高壑深,经济落后。作为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需要做些什么?我想,越是山高路远、路途艰险,越是最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民生援藏工程,越体现“广东速度”的可贵,民生工程早一天建好,老乡们就能早一天过上更好的生活。

因此,来到察隅一刻也不敢松懈。首先,我很快克服了高原反应,逐步适应了高原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经常上山下乡,外出调研,与当地干部和群众融入到一起。最受考验的是在每次外出来回的路上,长途跋涉,交通情况非常复杂,多次与落石、雪崩、泥石流等擦肩而过,险象环生。

2019年9月份,我前往察瓦龙乡处尼村调研小康村建设,汽车翻越了3座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山,驶过坑坑洼洼的石子路,经历6个多小时到达乡政府。第二天,沿着悬崖峭壁上开凿的简易公路,一边是险峻陡峭的高山,一边是汹涌澎湃的怒江,开了两个多小时,到达一处在建桥梁,桥面还没有铺板。看到汹涌澎湃的怒江江面,听着滚滚江水的咆哮声,下车踩着钢梁缓慢过桥。对于有些恐高的我来说,这是怎样的一次心灵挑战?没有退路,我默默地战胜了自己。随后搭上乡干部的破旧摩托车,沿着“Z”字形的崎岖山路进入处尼村,最后换上拖拉机去查勘现场选址。中午,我们借村民的厨房,拿出从乡里买来的菜,自己动手做饭。处尼村是不通电、手机无信号的边远山村之一。越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办点实事。几次调研下来,我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

处尼村还不是最艰苦危险的。察瓦龙乡冈藏村地处怒江西坡的一小块平地上,下方就是万丈深渊,被称为爬在峡谷悬崖上的村庄。一下雨就担心山体滑坡,既担心上方泥石流,更担心村子滑向怒江谷底。

经过实地调研,将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的察瓦龙乡的冈藏村、古拉乡的察空村59户326名有意搬迁的群众,搬迁到植被茂盛、气候温和、适宜发展种养产业的上察隅镇边境一线的竹龙巴。这个项目新建59栋民宅、文化室、幼儿园等,配套了饮水、排水、污水处理工程。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完成项目建设,并于2020年12月15日完成了搬迁工作,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藏族群众搬出穷窝,住上新家,在边境一线安家乐业,担负起守边固土的重任。2021年7月,又启动了巩固村易地搬迁项目,计划搬迁76户395人,预计可在2022年6月份完成搬迁工作。

竹瓦根镇目若村地处高原牧区,是著名越野路线丙察察线上的一个村落,村庄道路崎岖不平,天晴的时候尘土飞扬,下雨的时候湿滑不堪,到处积水。“十三五”援藏规划在目若村投资500万元新建农家旅游驿站项目,主要包括路面、路灯工程。当地海拔约3750米,饮用水管一到每年12月至来年的5月大雪封山时就结冰冻结甚至破裂,而且水量较小,需要对水管进行改造提升,另外也缺乏排污工程。经深入调研,发现了这些问题,申请追加了359万元,增加饮水和排污两项工程,该工程在2020年9月份已完工,村民们很高兴,都夸援藏干部办事扎实。还有察隅县新人民医院建成并于2020年11月28日完成了搬迁工作并投入使用,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的难题,目前,可以说察隅县人民医院是西藏自治区内最好的县级医院之一。我为自己能做援藏这个有意义的工作倍感骄傲和自豪。

工程项目更要体现广东质量、广东标准和广东速度

作为广东省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派来参加援藏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我始终把质量、安全看成生命线。竹龙巴易地搬迁项目刚开工时, 我去检查发现正在搭建的工人生活板房就位于高压线下,当即要求停工、立即拆除,重新更换位置搭建,而且板房材质必须采用防火材料;同时考虑到项目周围是密林,要求在固定的地方设置吸烟区等。

建筑质量安全把关就得死心眼。针对所有项目我建了一个微信群, 要求每个项目每周一汇报上周的完成情况、有哪些未完成的、本周的计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现场工程质量安全等情况。一有时间,就跑到工地上检查现场情况是否与上报情况一致,有人说我管得跟个包工头似的。此外,我引进“样板引路”制度,竹龙巴易地搬迁项目先建设一栋样板房,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质量进行层层把关,大到外墙的装饰线条、屋面颜色等是否符合藏式风格,细到房内电源插座数量、安装高度及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窗户开启宽度是否可行等都有明确规定,按百年基业的要求打造精品工程。

负责的援藏项目从启动到办理前期手续、招投标工作以及建设施工保质保量顺利提前完工,基本上只有一年多的时间,真正体现了广东速度,并严把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关,用脚步和汗水,将“广东质量”、“广东标准”和“广东速度”留在察隅大地上。

工期紧,爱拼才会赢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在“十三五”援藏期间共8个援藏项目,总投资额12203.06万元;在“十四五”援藏期间共 6个援藏项目,总投资额15135万元。涉及县城道路、医疗设施、教育教学条件改善、小康村建设、产业帮扶以及易地搬迁等建设内容,遍及各个乡镇,工程项目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建设任务艰巨,前期手续繁琐,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1年又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实际上项目真正建设工期还不到一年。针对疫情和自然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如大雪封山、雪崩、路面塌方、泥石流,我们指导施工单位做好预案,提前准备好设备、材料,一旦有条件就要进场赶工,跟时间赛跑,跟天气赛跑。    

2020年4月份,我前往古拉乡推进小康村建设,车辆在海拔4800多米的哲拉山顶陷在大雪之中,所有人下车推车,刨开厚厚的雪层,再往轮胎下垫石头,都无济于事,连藏族司机也出现了高原反应。幸运的是,两个多小时后有三部前往古拉乡的汽车经过,在他们的帮助下才脱困。现在我们坐车外出,尤其是下乡,都要检查是否配齐了氧气、急救药箱、干粮、水、铁锹五样东西。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接下来,我作为一名负责项目建设的援藏干部,时刻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将以“来了就是察隅人”的理念,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援藏精神,在项目援藏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小康建设与乡村振兴,用广东速度,在易地搬迁等项目中创建广东质量,努力将“十四五”规划壮美画卷变成宏伟实景图,让藏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为察隅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阿旺旦增)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