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当雪域高原又一次迎来春天的时候,我带着院领导们的嘱托、信任与支持踏上了援藏之路,对于我来说,这不仅是一场考验,同时也是一次人生的历练。
初到阿里地区普兰县,我却差点因缺氧丢了性命。幸遇急诊科工作验丰富的孟院长及时赶到医院,也感谢和我一起援藏的队友,他们顾不上吃早餐,不顾自己的高反症状,背着我奔向医院,才让我及时得到了救治,此情终生难忘。提及西藏,多数人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座座巍峨的雪山、洁白的云朵、湛蓝的天空、淳朴的笑脸……而对于我来说,是高寒、缺氧、高反的高原生活和淳朴的藏区患者等等。
万事开头难。当得知普兰县人民医院缺乏眼科设备、手术器械和药物时,富平县医院雪中送炭,陆续寄来了设备、器械、耗材和药物,让我可以顺利开展工作,为许多眼疾患者进行了较好的救治。
初到普兰第一周,我的身体还没有适应来势汹汹的高原反应,就参加了一位藏族同胞的面部烧伤急会诊。患者是一名26岁的男性,在普兰机场工作,工作中造成面部烧伤,当时双眼部和鼻部出现焦黑,患者很痛苦。在紧急的情况下,我用带来的眼科表麻药物给患者止痛后,立刻清洗眼内,进一步发现患者睫毛全部烧焦,角膜灰白。清洗完后,立刻给予患者生长因子滴眼液5分钟一次高频率使用、开放静脉通路、营养角膜、眼部使用抗生素眼膏防止眼部感染和粘连,同时给予皮肤烧伤药膏治疗。经过5小时治疗后,检查患者角膜恢复清亮,疼痛减轻,视力恢复。就这样保住了患者的视力,我悬着的心顿时落了地,缺氧的感觉也舒缓了许多。
这里的群众很淳朴、很善良,但因为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紫外线照射强烈,许多牧民都患有各种眼疾,严重影响生活。来普兰第二个月,我在门诊接收了一个藏族老人,她的高原性结膜炎多年没有治疗,恢复视力已经没有希望,眼痛、流泪也每天折磨着她。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减轻她的眼痛和流泪症状,在给予冲洗探通泪道后,还赠送了她治疗的药物,一周后复查时,老人眼部症状明显好转,看着她双手合十说着藏语表达感谢时,我虽然听不懂,但内心仿佛和这位藏族同胞是相通的。
普兰县是一座边境小城,我们也经常为边防战士治疗眼疾,一次门诊遇到一位眼疾一月之久的战士,他用了几种药物,病情却不断加重,检查后发现角膜上已经出现了较多新生血管,已经开始影响视力,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就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手术。检查完,我先让他停用了现用的药物,把我带来的药物滴眼液给了他,三天后复查,症状明显好转,视力提高,疼痛减轻,角膜恢复清亮。战士露出憨厚的笑容,他说:眼睛看得清,整个世界都亮了,这下又可以回到岗位继续保卫祖国。
八月初,普兰县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疫情打乱了这里平静的生活。疫情就是命令,普兰县医院院长孟浩,组织医院工作人员成立抗疫小组,废寝忘食,同心协力,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中,我们克服困难坚决完成了全县连续三日的核酸检测。普兰县第十批援藏干部和组团式援藏医生,他们刚到普兰,还没适应高反,就立即投入到这场疫情当中,没有一个人退缩,杜新成书记和张巍县长还分别奔赴高风险高海拔的霍尔乡、巴嘎乡指挥抗疫工作,至今仍然坚守一线,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终于实现社会面清零。
9月3日晚11点,有一名巴嘎乡的孕妇因剧烈腹痛和呕吐,需紧急处理。因为是高风险地区和没有三日内核酸检测,我们立即做好防护,在患者接入医院后,第一时间给予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请妇产科会诊、血液检查、腹部B超检查,排除了患者宫外孕破裂的风险。患者孕期阑尾炎急性发作,因早孕反应呕吐较严重,患者脱水厉害,我们给予患者静脉补液抗炎治疗后,患者次日症状明显好转,已能适量进食。
9月5日下午,发热门诊再收治一例带状疱疹,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糖尿病,高血压病,来时发热38.6℃,血糖17mmol/L,我们给予患者退热、降糖、抗病毒等积极治疗,目前已经度过了危险期。家属非常感激我们,我们知道尽最大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正是援藏干部的职责和使命。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个忙碌完的深夜,想起援藏时这场新时代的长征,我的眼睛总会湿润,虽然很艰辛,却是对自己初心使命的践行。一次援藏行,满怀雪域情。这是一段艰辛而自豪的经历,也是值得铭记的人生历程。
(编辑:旦知吉)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