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援藏情

点赞,这些一线的江苏援藏干部!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3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拉萨暴发疫情后,江苏先后派出2批481名援藏医疗队员。对于初上高原的江苏医疗队员来说,到达的第一时间即投入工作,高原低压缺氧的环境是他们面临的一大考验。为了让来自家乡的医护人员尽快适应调整好身体状态,江苏援藏前方指挥部安排援藏干部,专门驻点医疗队驻地酒店,全程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努力提供生活保障条件,确保队员们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精力体力投入拉萨抗疫工作。

在维也纳酒店,孙光耀、王克竞和杨仁荣三位江苏援藏干部先后驻点服务。江苏援藏医疗队入住后,需要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标准建立完善相应流程,孙光耀、王克竞和杨仁荣加班加点,配合医疗队理顺工作思路、规范工作流程,加强酒店封闭管理、统筹开展医疗队后勤保障。在三位同志的协同配合下,从每天早晨的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公共区域消杀、医废垃圾清运、生活物资配送、通勤车辆调度,每一个任务都协调落实到位,确保医疗队的每一项管理制度都得到有效落实、医护人员的每个需求都迅速得到响应。

物资保障是江苏援藏医疗队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孙光耀发挥自身优势,联系采购酒精喷剂、含氯消毒片、消毒凝胶等物资,同时多方协调联系,个人先行垫付5万多元,分批采购各种生活物资,为队员们加强营养、补充体力。维也纳酒店作为医疗队物资的集中暂存地和临时中转地,王克竞等同志带领志愿者即到即运,及时清点和分发到每一个酒店、每一位医护人员,有时候运到酒店已经是晚上,分发、清点到后半夜是常态。“我们一定要守护好我们的守护者。”王克竞说。由于高原气候干燥、缺氧、紫外线强,不少队员出现不同程度高原反应,杨仁荣和医生一道出主意、想办法,及时协调办理供氧车辆通行证,努力降低队员的高原反应。杨仁荣自己经常服用安眠药,但他更关注队员生活保障,尽量让大家吃得舒心、住得暖心。

在全季酒店,桑得田、许定秋、许光三位同志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全身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三位同志邀请院感专家制定酒店环境消杀制度,每天坚持做好环境消杀,协调落实消杀药剂和消杀工具,不断优化酒店保障人员和医疗队员的闭环管理,保障了医疗队员工作环境安全。积极做好人员管控、接受后方支援的医疗和生活物资,安排人员发放到位,合理安排队员的伙食供应、氧气保障。

期间,桑得田积极协调打通运输环节,空陆运输协同,有力保障了江苏援藏抗疫物资及时运抵拉萨,同时争取后方单位支持,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支援拉萨交通运输行业的近30万元、208箱抗疫物资及时运抵拉萨。许定秋组织开展“不见面”的视频组织生活,关注队员的心理状态,在6名医护人员生日时候送上蛋糕和阳春面,让医护人员在高原异乡也能感受到来自家乡和江苏援藏指挥部的温暖,同时自己也在驻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许光克服身体不适头疼等症状,坚持不休息,自进驻酒店以来协调发放物资,安排车辆保障,更换氧气瓶,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特别是贴心地为队员们提供理发服务近100人次。

疫情发生以来,蒋历军积极承担市科技局抗疫工作,每天一大早,他就进入社区网格与科技局机关干部、公安民警、志愿者,共同开展核酸采集、社区巡逻、物资运送、宣传教育等工作。作为科技管理干部,蒋历军非常重视防疫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指导规范穿戴防护服、采集核酸、开展消杀,带头学习相关教学视频。在核酸采集和巡逻过程中,他积极向群众宣传防控知识,引导社区群众养成良好习惯,正确开展个人防护。由于负责片区租户较多,防疫任务较重,蒋历军和同事们忙起来有时一天只吃两顿饭,同事们笑称这是“高效减肥”。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衣服每天都被汗水给浸透,他浑身肌肉酸疼,加上高原缺氧,时常感觉两腿似有千斤重,晚上回到驻地还要打起精神为第二天工作做准备,有时一忙就忙到深夜。“作为一名江苏援藏干部,必须展现使命担当和专业精神,为拉萨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科学的力量”,蒋历军说。

拉萨疫情发生后,原宁提前终止了在外出差工作,义无反顾带着防疫物资返回拉萨,投入到旅游战线的防疫工作,共同研究制定滞留游客疏解方案。作为一名老旅游人,原宁对滞留游客面临的困难和心情感同身受,尽力为符合条件的游客顺利离拉出藏全程护航。回家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对于有急需医疗救护等特殊游客特事特办,帮助向上提出申请开通离藏渠道;对于游客反映强烈的离藏通道有限等问题,协调申请增开列车、组织包机和恢复机场大巴。因为游客离拉时间不同造成核酸采样时间不同,原宁协调争取江苏援藏医疗队帮助,上门为很多游客尤其是零散居住的游客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原宁多次到车站机场为游客送行,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他代表拉萨旅游人献上祝福的哈达,让游客感受圣洁拉萨的温情关怀。

谢蕍所在拉萨市融媒体中心承担着疫情防控宣传的重任。疫情发生以来,谢蕍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宣传一线,从8月8日起吃住在单位。受疫情影响,单位部分岗位人手不足,为保证正常新闻播出和新媒体内容推出,谢蕍和同事们担负起其更多责任。一条条及时发布的新闻背后,常常是他和编辑记者们挑灯夜战和通宵达旦的辛苦付出,特别是谢蕍作为拉萨发布内容的审核人,承担着把好最后一关的压力。此外,谢蕍积极发挥新媒体方面的专业优势,策划推出《让大白早点回家》《我在“疫”线为你报道》《致敬抗疫志愿者》《小蓉探“疫”线系列》《苏大强抗疫VLOG》等系列原创视频,致敬全市战斗在一线的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公安干警、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全网播放量超1500万+。谢蕍表示,作为新闻人我们有责任冲在疫情防控一线,记录抗疫一线工作者们的大爱和担当,合力传播拉萨战“疫”最强音。

陈继卫作为文创园区两个村居的包点负责人,在拉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不停地在“指挥员”和“战斗员”中转换着,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贡献自己的力量。疫情初期相关抗疫物资紧张,陈继卫第一时间向后方单位汇报请求支援。不久,N95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手套等1万余件的防疫物资从江苏镇江紧急驰援文创园区。陈继卫所包干的村居住户大多来自易地搬迁安置农牧民,人员流动性高,防控工作压力很大。经认真分析研判,陈继卫带领工作组成员,深入住户家中开展细致排查,确保不漏失一户、不缺管一人。疫情发生以来几乎没睡过整觉,深夜头脑还在忙碌着:明天核酸检测方案怎么安排,哪些地方需要完善提高?那些弱势群体还没有照顾到,明天重点工作任务是哪些……想着想着就睡意全无,有时候半夜三更遇到紧急情况还要直奔村区,一夜无眠。陈继卫始终与园区同志们干在一起、冲在一起,坚守抗疫一线,努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起安全屏障。


(编辑:王小莉)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