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援藏情

“再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垮我”——记河北援藏医生李芳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1日 文章来源:天上阿里微信公众号
5211米海拔、800多公里,近20小时车程、127辆车车队、500多人,艰巨的任务,圆满完成!”918日,李芳更新了朋友圈状态,一场艰苦、难忘的任务刚刚结束。

91721时,正在阑尾炎手术台上协助外科医生关腹的李芳,接到医务科电话:“我们需要去往普兰马攸桥边境检查站护送一批日喀则民工,575人,127辆车,有几名孕妇,最大孕周的有八个月。”收到任务后,李芳和同事立即整理防护物资,带上产包、碘伏、无菌外科手套出发。翻越海拔5211米的马攸木拉山、“18拐”的山路,车队整整行进了一夜,12个多小时行程400多公里,终于在第二天上午10时,将他们安全送达目的地。

晕车的缘故,李芳24小时没敢进食,即便这样也还是反复呕吐。“任务的难度与艰巨自己心里非常清楚,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持下来。”李芳说。

这是李芳来到雪域高原的第四个月,这不是她经历的第一次考验。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她在札达县人民医院守护着需要她的人。

时间回到7月的一个凌晨,一通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李芳:煤气爆炸,一对母子全身大面积烧伤。李芳急匆匆穿上外套,奔向急诊室。“还没到急诊室,就闻到了头发烧焦的气味,走近一看,他们全身裸露地方都是II度烧伤,起了大小不一的水泡。”李芳回忆。



病情危急,河北援藏医疗人员迅速分成了心理疏导组和医疗组展开救治。烧伤引发的剧痛下,幼小的孩子难以配合任何医疗处理,李芳耐心安抚着,轻唤着孩子的名字,小心翼翼地包扎、上药。两个小时后,患者的伤口处理完毕,这次紧急处理为母子俩的后续治疗打下了宝贵基础。



“情况急,是妇产科的特点,必须果断高效地处理病情。”李芳介绍。8月,一位高龄第三胎孕妇因“阵发性腹痛”来到急诊,李芳和同事德央从核酸采集点赶回医院,在进行检查评估后,考虑患者已经临产,随即开通了医院的绿色通道。将孕妇转入隔离产房,建立液路、采血,先救治后缴费……在她们的努力下,半小时后产妇顺利分娩下男婴。“我跟同事,隔着防护面屏,给了彼此肯定与赞赏的眼神。”李芳说。

在来到札达之前,李芳就知道,援藏旅程将会是自己人生中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而高原之上的工作也的确让她收获了成长。“这段经历让我觉得,再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垮我,我们援藏医疗队员的意志只会越来越坚强。”李芳说。


(编辑:索朗次仁)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