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是一次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总揽全局、气势恢宏,贯通历史与现实,融合理论与实践,联系国内与国际,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报告通篇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能量和实践力量,充满百年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执着和坚定,充满砥砺奋进、创新图强的豪迈和底气,充满谋划复兴伟业、擘画强国蓝图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高质量推进文化文艺事业的清晰思路和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此为根本遵循,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谋划和推动文艺文联工作创造性开展。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各族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更是全区文艺界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
坚持和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聚焦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打造对外文艺交流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发挥文联的“两个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要发挥文联、作协系统的组织优势”“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专业优势,指导文学家、艺术家提高专业水平”。这是对文艺文联工作发展规律的最新总结,是对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的最新概括。
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姹紫嫣红的文艺百花园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为全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西藏文艺工作者,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光辉旗帜引领下,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潜心创作、辛勤耕耘,不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西藏文艺事业新的辉煌。(作者:中共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
本文为摘编,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编辑:阿旺旦增)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