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奋进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4日 文章来源:西藏日报

蓝天白云间,庭院错落有致,村道宽敞整洁,溪水潺潺流淌,绿水相伴,翠绿相拥的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的嘎拉村,处处展露着“雪域江南”的独特风韵。

时隔两年,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嘎拉村时的谆谆教诲,黄海芬依然记忆犹新。

“当我向总书记汇报我在林芝成了家,总书记很高兴,他希望我们能扎根这里,为林芝的发展作贡献。”“90后”大学生村官黄海芬激动地说,“从广东来到西藏,我不曾后悔。亲耳聆听了总书记的教诲后,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时提出,要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件大事”具体化、载体化,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面向新征程,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更是把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化作最大动力,不负重托、感恩奋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把美好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

将感恩之心化为奋进之志

在山南市乃东区扎西曲登社区,嘎多阿南早早起来,打理好民宿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自家的小餐馆,准备今天要用的食材。下午,伴着透过山头的微光,嘎多阿南会骑着电动三轮车去田里看看青稞长势……

曾经,作为单亲妈妈,嘎多阿南独自带着两个孩子,是村里最贫困的一户人家。随着扎西曲登社区开启“非遗+生态+产业”的致富路,勤劳的嘎多阿南乘上特色民宿群落的“东风”,成为生意红火的民宿老板。

“虽然我文化水平不高,但我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没有援藏干部的无私支援、没有当地干部的夜以继日,就不会有如今的扎西曲登社区,更不会有今天的我。”嘎多阿南感慨不已。

这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心声:将感恩之心化为奋进之志。

时间回到2021年7月21日。

“我向总书记汇报野生桃林和桃花节营收的情况,他十分关心,还嘱咐我一定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保护好。”林芝镇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激动地说,“总书记视察后,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更清晰、干劲更足了。”

2014年,嘎拉村以“整村推进、村景合一”的思路着力打造“桃花村”品牌,真正让村民们通过吃“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嘎拉村“两委”带领群众围绕嘎拉桃花源、农业综合体等项目不断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进一步拓展“旅游+”发展模式,建设观光采摘园、升级改造农家乐、开发民俗体验项目、推出周边文创产品、制作桃花特色美食,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村民收入翻了一番。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受着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西藏各族群众打心底里坚定决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老西藏精神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期间,多次谈到一句话:弘扬老西藏精神。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跨越悠长的历史岁月,老西藏精神已经融入了雪域高原儿女的血脉,正是因为传承和发扬了这种精神,各族干部群众在缺氧的高原依然信念坚定、信仰如磐。

昌都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干部李能森,从不会一句藏语、不吃一口糌粑,到不再需要别人帮忙翻译就能完成基层各项工作,与当地群众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当雄县当曲卡派出所“牧民所长”贡觉益西参工几十年,从阿里到当雄,一直在基层工作。“老一辈的实干实践,充分诠释了老西藏精神的内涵,也鼓舞指引广大年轻一代要以‘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再启新征程。”在日前举办的西藏“枫桥派出所”演讲比赛中,他的演讲铿锵有力。

时代在变、条件在变,但精神不变、信仰不变。

卓嘎、央宗姐妹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边境乡,以放牧的方式守卫着祖国的神圣国土。

如今,她们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坚定地跟随祖辈的脚步,毅然留在乡里。“当年,阿妈和姨妈听了外公的话,守在玉麦大半辈子。现在,我也要听阿妈的话,发扬老西藏精神,留在玉麦、守护玉麦、建设玉麦。”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斩钉截铁地说。

正是一位位普通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一批批青年人怀揣伟大信仰,奔赴最艰苦的基层建功立业,把青春书写在高原大地,我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党中央对西藏干部职工十分关心,制定了特殊的福利政策。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时指出的‘解决好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我个人深有体会。”阿里地委宣传部退休干部桑嘎卓玛说,“我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党和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下,顺利在阿里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不仅如此,相关领导还会定期对高校毕业生的稳岗情况、工资待遇、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走访了解。”

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西藏“十大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47.4亿元。学校供暖全覆盖、高海拔农牧区热炕试点、农牧区供水保障提升等项目扎实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安居保障、帮扶救助等投入不断加大,13项民生补贴补助标准全面提高,38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

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大事,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这些温暖与关怀,激励着我们不负韶华、努力奋斗,让老西藏精神薪火相传、焕发时代光芒。”桑嘎卓玛说。

凝心聚力谱写西藏发展新篇章

西藏,有着全中国的牵挂。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令下,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援藏干部人才,接续奋斗在雪域高原,共同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2021年,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的北京第九批援藏干部何蔚克服种种困难,带领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医疗团队联合呼吸内科,创立“脊柱结核筛查+治疗”流程,做到脊柱结核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致残率,有效提高了高原地区脊柱结核筛查及防治效率。

“这学期,我每天都要观看北师大附中俞珺老师和刘美玲老师的授课视频,收获了不少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受益匪浅。今后,我也要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我的教学工作中。”结束一学期的跟岗研修后,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李玉多说。

“要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进藏族学生心中,要通过培养人才,创造援藏新方式。”援藏16年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带领团队跋涉高原,行程超过50万公里,收集了1000多个物种的4000多万粒种子,真正将高原生态学的人才梯队建设了起来,将学科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把生命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他最钟爱的教育科研事业。

不仅是医疗、教育,各方各类源源不断的支持正汇聚成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磅礴力量。

随着我区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对口支援不仅为我区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更奏响了民族团结的强音。

在援藏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各兄弟省市与我区频繁展开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大批受援地群众赴其他省市考察学习经济建设、旅游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真正实现了“双向奔赴”。

如今,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来到雪域高原,把西藏当作故乡,把西藏人民视为亲人,为西藏人民谋福利,推进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与西藏各族群众一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

“援藏不仅是支援西藏,对我来说,更是锻炼与成长,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我早已经是西藏的人……”长沙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成员刘旭有感而发。

洁白的哈达映衬着蓝天雪山,幸福的格桑花开遍高原。站在历史新起点上,高原儿女与援藏干部人才一道同心奋斗、攻坚克难,必将奏响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时代强音。(本报记者 旦增旺姆 冯骥)


(编辑:户静凝)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