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南市隆子县加玉乡、准巴乡等广阔的边境线上,飞驰着三支巡边骑行队,他们往返于艰难险途,战风雪、斗严寒、趟河流、翻高山,以苦为乐,在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爱国守边的动人赞歌。
他们之中,有巾帼不让须眉的益西拉姆,面对爱人“巡边路有多难走你知道吗?一不小心命都会丢了……”的强烈反对,她毅然决然踏上巡边路。
“男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图为益西拉姆接受记者采访。
清晨,在加玉乡杆吉村的小路上,11辆摩托车整齐停靠在路边,骑行队队员正认真检查车况。
队伍里,今年32岁的益西拉姆尤为显眼。她是加玉乡、准巴乡3支巡边骑行队7名女队员之一。
可别小看这名女队员,益西拉姆和其他男队员一样,该爬的山、该趟的河、该过的悬崖,她一个也没落下。
回忆起刚加入巡边骑行队的益西拉姆,队长旦增罗布笑着说道:“那时候她不会骑摩托车,每次巡边前我们需要安排技术最好的队员载着她。”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倔强的益西拉姆不想成为大家的累赘,没多久便与老公索朗旦巴商量购买一辆摩托车,用于日常巡边。
在日喀则打工的索朗旦巴,曾极力反对她加入巡边骑行队。“你把家里的5亩地管好就行了,一个女人家瞎凑什么热闹。”索朗旦巴为了这件事和益西拉姆吵过很多次。可益西拉姆觉得,我能把家里的庄稼种好的同时,也能为巡边出一份力,这是件很光荣的事。其他方面的困难,我也能一一克服。
看到妻子的坚持,索朗旦巴也不再反对。购买摩托车后,益西拉姆总是利用空闲时间勤加练习,一次两次……经过无数次的摔倒,她终于学会了驾驶摩托车。
“现在只要不是路特别差,骑车巡边我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益西拉姆笑着说道,“老公也非常理解我,每次巡边前还会打电话叮嘱我注意安全。”
虽说通往莫嘎拉山口的路,益西拉姆走过无数次,但每逢路面泥泞、结冰,她还是有些担心,也曾多次摔倒。
“每次巡边我们都会安排益西拉姆在车队最中间,遇到不好走的路,大家也会帮她骑一段。”旦增罗布说。
巾帼不让须眉。“巡边是我自己的选择,男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巡边这条路,益西拉姆走得越来越坚定。
注:本文有删减
原标题:边境线上的“移动界碑”——隆子县巡边骑行队二三事
(编辑:王小莉)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