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最美戍边人

最美戍边人丨和国旗一起守边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4日 文章来源:西藏卫视+微信公众号

点击观看完整故事△

邂逅最年轻的边境行政村

杰罗布,藏语里的意思是“白色的沙子”

这里平均海拔四千多米

原本是拉郊群众的一处牧场

2016年,经自治区批准

这里成立了山南市

最年轻的边境行政村——杰罗布村

全村仅有10户23人

随着边境小康村项目的实施

窗明几净的小康房

暖棚、仓库、卫生所等

相继落成

这里也成深山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如今

杰罗布村的房顶上

户户都飘扬着五星红旗

路边的石头上

处处画着国旗、党旗、党徽的图案

边境一线群众们

在这里

坚定地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和国旗一起守边

2016年以前

从拉郊乡到杰罗布没有公路

翻山只能靠走路

物资全靠人背、牲畜驮运

路上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

身为拉郊乡党委书记的古桑旦增

在这样的山路上走了20多年

包括杰罗布在内的白玉地区

也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杰罗布一年四季多雨雪天气

终年云雾环绕

山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

天又下起了雪

巡山守边对杰罗布村老百姓来说

是雷打不动的事

格桑罗布在来杰罗布之前

右腿膝盖曾做过大手术

每逢雨雪天气便会疼痛难忍

然而即使一瘸一拐

他也要去巡山

眼看雪越下越大

格桑罗布高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巡查着每一寸祖国的土地

从杰罗布向更远的区域深入

常常要巡1个月

相比于放牧

守土守边在村民的心中更重要

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不通路的2013年

古桑旦增根据常年在

白玉地区巡边的记录

在拉萨定制了十块

标示着地名、海拔

拉郊乡人民政府的石碑

它们被八名青壮年一步步抬到了白玉地区

安装在了沿途巡边的路上

同年,在古桑旦增的多方奔走协调下

600头牦牛把两台移动

基站设备运到了这里

结束了白玉地区没有通讯的历史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常年的操劳

古桑旦增患有严重的痛风

然而他依然时常跟村民一起巡山
古桑旦增有个习惯

每次巡山时

都会把石碑上面的字描新

如今

杰罗布在党的兴边富民政策指引下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牧民们不仅在广袤的边境线上

守住了自己的草场

还在那里建起了

离边境最近的小康示范村

注:本文有删减

(编辑:旦知吉)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