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道理我不懂,但我知道一个家不能没有顶梁柱,咱们玉麦乡不能没有五星红旗!......卓嘎,你要知道有国才有家,有边就要守!”父亲桑杰曲巴(索朗次仁饰)激动地说道......在刚刚落下圆满帷幕的西藏自治区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中,由索朗次仁、穷达、扎西央宗等表演的小品《玉麦是我家》荣获此次大赛小品专业组的一等奖,小品得到专家评委们的认可,也感动了在场所有观众。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执着的追求。小品《玉麦是我家》的创排应时应景、主题鲜明、定位准确。该剧主要讲述了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三人乡"桑结曲巴一家近四十多年扎根雪域边陲,默默无闻为国守土固边的种种感人事迹,是一部摧人泪下、鼓舞人心的爱国主义作品。
多时空转换的舞台亮点
导演运用时空转换的方式进行表达是小品《玉麦是我家》的一个创作亮点,通过对舞台、灯光的艺术处理,设计了一个时空上的转换和两个时代的央宗、卓嘎,新时代的两姐妹回忆曾经艰苦守边的“三人乡”生活,舞台叙事视角拉回到过去的情景,并将故事展开推进,在结尾处又回到现实,与过去的自己和生活对话,戏剧情感得到升华。
这种方式使原本处于不同时间的人物在同一舞台空间呈现,帮助观众理解人物的想法并达到共情的目的,辅助了剧情的推进,拓展了舞台空间,使演出更有张力,同时增强了戏剧表演气氛,提升了整个作品的表现力。
寓意深远的细节处理
如何在舞台上表现好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一直是创作中的一个难点,玉麦卓嘎、央宗姐妹是实实在在的人物形象,有着真实的原型故事和人物题材,虽然创作素材丰富,真人真事,知晓度广,但如何用艺术的手法将典型人物的真实故事搬上舞台后再“表演”出来是一个需要反复推敲的过程。
“要塑造一个血肉丰满的时代楷模形象,必须着力于故事及角度的选取,在保留好原型的真实感基础上,寓意深远的细节处理尤为关键,这样才能达到将真人真事艺术化、升华主题、传递精神价值的目的。”编剧平措扎西这样说道。
赤诚演绎造就情感共鸣
妹妹央宗年轻时的扮演者扎西央宗说:“我和年轻的央宗有一些年龄和形象上的差距,在角色塑造过程中,我做了很多功课,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传达给观众的舞台上的央宗就是生动而真实的,当听到观众对我的角色表示肯定时,作为演员我感到无比满足”。
自治区话剧团演员们的精湛、接地气的表演让原型人物卓嘎、央宗两姐妹的人物形象在小品《玉麦是我家》中真实、鲜活了起来,每位演员对人物的塑造张弛有力,现场的赤诚演出也激发出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小品《玉麦是我家》对时代楷模卓嘎、央宗两姐妹的感人事迹进行舞台艺术创作,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深刻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戏剧结构及场景处理巧妙,舞台表现朴实鲜活,情节生动,情感浓烈,以人性的光芒折射党性的光辉,让玉麦精神在舞台上绽放出时代光彩,是一部表现、弘扬和传播爱国守边精神的优秀之作。
(编辑:刘贝)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