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拉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晓光,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琼吉出席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就疫情期间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相关情况回应社会关切。拉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有鹏主持。
新闻发言人张晓光介绍:
10月2日0—24时,拉萨市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47例,其中新增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41例,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0月2日全市高风险区调整为1个,中风险区调整为41个。广大市民可通过“拉萨发布”微信公众号查看《拉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第72号)了解详情。
在前期部分低风险区已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基础上,自10月3日0时起,城关区15个村(社区)低风险区域的68个小区、单位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广大市民群众可通过“拉萨发布”微信公众号查看《城关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第11号)了解详情,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具体点位请识别二维码查看。
为进一步拓宽、畅通疫情防控期间群众诉求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经拉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已有8部对外咨询热线电话的基础上,再增设20部热线电话。同时,已公布的其他专项服务咨询热线照常使用。电话号码、咨询时段等具体详情,广大市民群众可通过“拉萨发布”微信公众号查看。
拉萨融媒记者提问:疫情发生以来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琼吉:
疫情发生以后,拉萨市民政局按照区市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第一时间启动救助应急预案,多措并举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助力疫情防控大局。
一是摸底排查,精准掌握救助需求。坚持社会救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了解救助对象家庭生活状况和救助需求的基础上,协同拉萨社会组织开放扫码支持通道,通过扫码线上自助填报,及时统计排查需求,快速解决特殊群体的燃眉之急。
二是落实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按照“特事特办、凡困必救”的原则,凡疫情期间申请低保、特困供养,实行“先行救助、后补手续”的救助流程,当天申请、当天审核确认。疫情期间,共为6771户11449名城乡低保对象和1234名特困供养人员,发放每人6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760万元,按时兑现8、9月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1418万元、特困人员供养资金282万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同时,拉萨市救助管理站全力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无着遇困群体的救助服务工作。8月8日至今,累计入站救助119人,其中离站返乡40人,累计支出救助资金15万元。
三是临时救助,充分发挥救急难作用。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第一时间成立救助应急队伍,积极开展困难群众救助服务工作。对因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陷入暂时性困境的人员及其家庭,“不分户籍、不分地域”开通直接救助的“绿色通道”。在救助范围上从疫情初期的“维持基本生活”扩大到“保障食、住、行”全方面的救助需求;在救助力量上从“急难地单一力量救助”扩充到“急难地+户籍地联合救助”的模式,与日喀则等地(市)开展了7批次、500余人次的联合救助服务行动。通过“物资+救助金”的方式实施临时救助,让救助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截至目前,累计救助12234人次,其中:区内户籍2222人次、区外户籍10012人次,支出救助资金(含实物折价)共计124.23万元。
四是畅通热线,实现求助有门受助及时。通过多种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12349”等多个民政救助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救助工作机制,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受助人员纷纷感恩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感谢民政救助接线员的耐心解答和热情帮助,并表示理解和支持疫情防控措施。截至目前,累计接听热线电话18216次。其中,解决救助7113件、政策解答2500件、转介其他部门8603件。
下一步,全市民政系统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切实筑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全网,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救助政策。
(编辑:旦知吉)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