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河山锦绣 拉萨全面构建绿水青山新图景
7月25日至26日,记者随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幸福美丽西藏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山南市贡嘎县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及拉萨市两岛内河绿色廊道,了解西藏当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举措与成就。
在海拔4380米的西藏错那市航天育种高原牧草选育实验基地,天选之种牧草深深扎根于高原冻土之中。
在西藏这片高原大地上,西藏城发莲华之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牦牛骨质瓷为核心的独特文化魅力和创新发展模式,为西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范例。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缺氧不缺精神”: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吹绿大美西藏
在平均海拔5000米至5200米的青藏高原上,一片银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巍然矗立。
从藏文干部训练班到“双一流”高校— 西藏大学成立:高等教育步入“快车道”
1985年7月21日, 《西藏日报》头版头条以配发两张大图的形式,经国务院批准,一九八三年八月自治区党委决定了西藏大学筹备组人员。
如今虽已退休7年,他仍以西藏大学导师的名义,悉心培养着藏语言文学汉藏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学科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相传,拉萨河南岸的慈觉林村曾是文成公主进藏随行人员的住所。文成公主的故事在山水间流传千年,也在当下村民的每一步行走、每一声吟唱中,真切地延续。
从“少数人的远方”到“大众的向往”— 旅游业的嬗变:“诗与远方”照进雪域高原
1984年西藏旅游总公司的成立,如一粒破土的种子,在雪域高原扎下了旅游产业化的第一缕根系。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在世界屋脊上追风:探访全球海拔最高在运风电项目
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世界屋脊”之上,风,是这里的常客,也蕴藏着无尽的能量。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的三峡集团措美哲古风电场,亲身感受这场在高原之巅上演的清洁能源革命。
40年21次提升教育“三包”补助标准—— 西藏基础教育:书声琅琅满高原
1985年到2025年,从雅砻河谷到狮泉河畔,从藏北草原到珠峰脚下,教育“三包”政策如温暖的春风,吹拂了雪域子女40载,有力地推动了西藏基础教育的发展。
今年定日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始终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
在祖国大家庭里,在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下,西藏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昌都新农人: 高原上的“菌”彩青春(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贾强强满怀信心地说:作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我们要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让科研的种子在雪域高原破土发芽、开花结果。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