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强吉村正在大面积成熟的青稞 摄影:刘莉
最美的地方有很多
最美的不过我们强吉村
今天茶、酒、朋友都齐了
现在要跳起优美的舞蹈啊!
……
一曲流传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的酒歌《强谐》赞颂的强吉村来头不小。
图为强吉村的西藏琼结羌钦精酿酒业有限公司保存的传统青稞酒酿造工具 摄影:刘莉
“强吉”,藏语意为“青稞酒的故乡”。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在强吉村小住。期间,她用当地的青稞和溪水酿制出了清香甜美的青稞酒,并将酿造技术传授给了人们。人们为了纪念文成公主,将她酿酒的地方命名为“强吉”。
图为强吉村的西藏琼结羌钦精酿酒业有限公司 摄影:刘莉
正值盛夏,强吉村的青稞正大量成熟。这里远近闻名的青稞酒产销两旺。去年5月,村里的青稞酒作坊升级为西藏琼结羌钦精酿酒业有限公司,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10余万元收入。
图为强吉村的西藏琼结羌钦精酿酒业有限公司研发的天然呈粉红色的低度青稞酒 摄影:刘莉
图为强吉村的西藏琼结羌钦精酿酒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 摄影:刘莉
技术人员不断对传统酿造工艺进行调整,酿制出了颇受市场欢迎的青稞酒,酒液天然呈粉红色,格外惊艳。“由于没有任何添加剂,羌钦青稞酒冷藏储存保质期只有10天,长途运输需要全程冷链,否则酒液会持续发酵变质。”公司负责人平措顿珠笑着说:“欢迎大家来我们强吉村打卡品酒。”
图为从强吉庄园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二层俯瞰强吉村 摄影:刘莉
强吉村悠久的历史与秀美的自然风光确实值得人们前来打卡。
图为一路之隔的强吉庄园(图左白色建筑)与强吉村民居(图右黄色建筑) 摄影:刘莉
强吉村有座400余年历史的强吉庄园,是旧西藏封建农奴时期中小型贵族庄园的典型范本。一代藏医学宗师、创办了西藏第一家医疗机构“门孜康”(藏医历算学院)的斋康·基巧堪布强巴土旺就出生成长于此。
强吉庄园是一座封闭围合式的三层庭院,占地2025平方米,通体石砌,设计精巧。底层是马厩、柴房、粮仓、农奴住所,二层是编织、酿酒、储藏空间,三层是卧室、客厅与经堂。
图为游客参观强吉庄园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时通过影音设备聆听歌曲《达娃卓玛悲歌》 摄影:刘莉
传说中,西藏琼结还出过一位勇敢的女性——达娃卓玛。她是琼结雪村人(现琼结县琼结镇雪巴社区),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被支派到拉萨为扩建布达拉宫做苦力。期间,她目睹了拉萨达官显贵的奢侈生活,对比家乡农奴连牲畜都不如的凄惨境遇,她悲愤地将这一切编成民歌高声歌唱,引起了众多穷苦百姓的共鸣。在旧西藏,农奴稍有反抗就会受到农奴主的残酷镇压,动辄失去生命,达娃卓玛的举动在当时需要莫大的勇气。人们感佩她为穷苦百姓发声的勇敢行为,不断口耳相传她的故事,并创作了许多歌曲。现在,参观者可以通过设置在强吉庄园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农奴住所展陈区域旁的影音设备听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作品。
图为强吉庄园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二层通过影音设备讲述新时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的故事 摄影:刘莉
201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强吉庄园经数次保护性修复后,成为了强吉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点。2024年3月,强吉庄园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数字+实景”打造完成,这一古建文物活化石敞开大门迎接八方宾朋。
图为强吉村整洁的村貌,村里道路平整宽敞,用上了太阳能路灯 摄影:刘莉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的强吉村承载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已经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录。村里搞起了民宿,开启了农旅融合新探索,“强吉庄园、强吉林卡、强吉青稞酒”构成的乡村观光旅游支线吸引着各地游客。2024年,强吉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同比增长26%,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42元,同比增速13%。
图为强吉村一隅 摄影:刘莉
又是一年青稞成熟时,强吉村村民们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活,有的在酒厂酿酒,有的在接待游客,有的骑着摩托走亲访友,有的在古树下玩手机……
图为强吉村的年青人驾着摩托车驶向远方 摄影:刘莉
恬静美丽的乡村,丰收的季节,徜徉在强吉村的历史与现实之中,一切普通又不普通。 (中国西藏网 记者/刘莉)
图为强吉村压弯了枝条的青稞穗 摄影:刘莉
图为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 摄影:刘莉
图为与强吉村邻近的白那村麦田远处的山坡上,已建起了连片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 摄影:刘莉
(编辑:王胜男)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