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全球高海拔多年冻土集中分布的地区。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之一的青藏公路,多年冻土段分布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工程技术人员不得不面临一个世界性难题——冻土对公路的影响。
数十年间,连接四川、西藏两地的川藏公路诸多路段桥梁都历经数次迭代升级,川藏公路已成通途。
迎着藏北高原零下20摄氏度的狂风,重约6吨的风机叶片在海拔4700米的龙源西藏那曲高海拔试验风电场呼啸转动。
在世界屋脊上,筑天路有多难?青藏公路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川藏公路全线堪称地质灾害的博物馆,低温缺氧时刻挑战着人类极限。
文字记者:储国强、林建杨、翟永冠、白明山、刘洪明、魏冠宇、格桑边觉、刘洲鹏、吴光于、王浡视频记者:洛登、洛卓嘉措、索朗德吉、普布次仁、黄智琪海报设计:张桢统筹:徐曼、杜子璇、方思贤、肖磊涛。
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正式通车,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开启了青藏高原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的序章。
张继军、张小兵是川藏线上的客运大巴司机,他们共同驾驶一辆往返于四川成都和西藏昌都的大巴车,而且一开就是十几年。
1954年12月25日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的日子,纪念“两路”通车70周年,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就“两路”建成通车60年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弘扬“两路”精神10周年之时,我们进一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两路”沿线建设,赋予了...
——纪念“两路”建成通车七十周年联合采访记者谈感受 “两路”精神 可追可及
今年8月6日,由西藏日报社发起,西藏日报联合四川日报、青海日报开展的“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纪念‘两路’建成通车70周年”联合采访,在西藏拉萨启动。
历史的丰碑 精神的回响 ——写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之际
1954年12月25日,全长4360公里的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
1954年12月25日 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 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 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 今年是“两路”通车70周年
世界屋脊,架起“彩虹”“金桥”,雪域高原,谱写发展新篇。1954年12月25日,总长达4360公里的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实现了西藏公路从无到有的历史转变。在川藏、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历程中缔造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
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通车到拉萨,与同时通车的青藏公路一起,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
从西藏那曲市安多县城出发,沿着109国道北上80多公里,就来到青藏公路最高点——唐古拉山口。
我父亲叫丁朝海,原籍贵州,是老十八军战士,参与了修筑川藏公路。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