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盐桥村:“两路”精神绽放希望之光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7日 文章来源:青海日报

马占龙认真工作中。马振东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推开马占龙家的院子大门,七八岁模样的小女孩正领着两三岁的弟弟在院中玩耍,阳光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落在他们身上,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光晕。

家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盐桥村的马占龙一家,母亲、媳妇,包括自己都是聋哑人,这个不幸的家庭因为两年前孩子的出生而带来了希望——孩子很健康。

“家里的大人呢?”面对记者一行,小女孩略显紧张,明亮的大眼睛中闪烁着羞涩与好奇。

“婶婶陪奶奶出门看病了,叔叔去厂子上班了。”

没见到马占龙,同行的村党支部书记蔡邦成简单介绍起他家的情况:脱贫户,但日子依旧不富足;有残疾,文化程度不高。

阳光洒在院子里,即便主人不在,透过窗户也能看到屋内整洁干净,家具摆设井然有序。

“这些年,村上没少帮扶他们一家,2019年之前,62217部队某管线团定点帮扶他家,后来,历任的第一书记、连点企业对他家能帮尽帮。”蔡邦成说,两口子争气,现如今在村里的吨包生产车间里,就数他们工资最高。

即使生活给予诸多困难,马占龙两口子也绝不低头。

马占龙虽聋哑,但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心从未停歇。在车间里,他全神贯注地工作,不放过任何提升效率的机会,马占龙的妻子同样是聋哑人,在工作中毫不懈怠,认真对待每一个吨包的制作,确保质量过硬。两人用手语交流工作经验,相互鼓励支持,为家庭的未来奋力拼搏。他们还在空闲时间收集废品、种植蔬菜,以减少家庭开支。

在盐桥村吨包生产车间,我们见到了马占龙。

坐在缝纫机前的马占龙,身材消瘦却结实,皮肤黝黑,头发有些凌乱,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他的眼神紧紧地盯着缝纫机上的布料,双手熟练地摆弄着,脚下的踏板不停地上下起伏,仿佛与缝纫机融为一体。他的脚旁堆着不少已经加工好的吨包袋,那一个个整齐的袋子,正是他辛勤耕耘后的果实。

停下手中工作,马占龙用手语向我们表达着他的感受,从他的眼神和动作中能看出他对这份工作的珍惜和努力。

“他和妻子每天努力工作,就想多挣些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长久的接触,蔡邦成已略懂几句手语。

环顾四周,每台缝纫机前都坐着一位专注的工人,他们或神情凝重,或微微皱眉,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布料。白色的纤织物在缝纫机的穿针引线下,迅速地变成一个个结实的钾肥吨包袋。那一根根细线在缝纫机的穿梭中,仿佛编织着盐桥村的希望与未来。

车间的墙壁上,张贴着一些安全生产的标语和操作规范,时刻提醒着工人们注意安全和质量。地面虽然有些陈旧,但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物。车间的角落里,堆放着一摞摞整齐的原材料和成品吨包袋,见证着工人们的努力和付出。

盐桥村的发展,处处彰显着军民共建的深厚情谊。

人多地少是长期困扰盐桥村的难题,经济收入主要靠打零工。摘掉贫困村帽子后,如何利用现有产业谋求更好发展,一直是村“两委”的心头大事。

格尔木背靠察尔汗工业园,本地却没有吨包生产厂,企业所需吨包都从外地进货,需求量巨大。2019年,村“两委”干部瞅准机遇,将办加工厂作为头等大事。前期成立培训车间,鼓励村民参加培训,当年就培养出45名合格工人。

然而,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了工人后,村“两委”班子成员自掏腰包,凑钱租下一栋三层楼房屋,添置几台缝纫机,并与盐湖集团签订合约。但随着盐湖集团需求增大,仅有的几台缝纫机远远不够,添置新机器又缺乏资金。此时,多亏了62217部队某管线团及时伸出援手。

部队不仅先后支援50台缝纫机,还定期到村里实地调研,了解村上的实际难题。

盐桥村的夜晚曾经一片漆黑,村里亮化工程少,村民出行不便。部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提供资金为村里修建路灯。目前,路灯建设项目即将开始施工,村民们充满期待。这一盏盏路灯,不仅将照亮盐桥村的夜晚,更象征着军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军民携手、共同发展的局面,正是“两路”精神中“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深刻体现。

如今,盐桥村吨包加工车间日产量达500多个,村民手工收入可观。盐桥村人在“两路”精神激励下,用双手托起希望,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在帮扶下努力前行。而“两路”精神也如同一颗种子,在盐桥村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它激励着村民继续奋斗,激励着部队官兵持续奉献,军民携手共同书写着盐桥村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 马振东 董志勇)


(编辑:户静凝)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