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个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7日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我们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系统总结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创造的宝贵经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视野宏阔,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担当、人民立场、精神谱系、理论优势、斗争精神、政治品格,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重要讲话贯穿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讲话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概括为四大创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是对中国共产党100年历史的高度浓缩和概括,也是对中国共产党100年历史的高度肯定和赞誉。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开始,就把自身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牢牢地扛在自己的肩上。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中国人民、没有辜负中华民族,充分地坚守和完成了自身的初心与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过去,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信心百倍,跃马扬鞭。

二、重要讲话凸显一种立场: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成立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后,中国共产党无论处在什么历史方位,都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发展到什么历史阶段,都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进一步凸显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品格。

在新的征程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筑牢我们党长期执政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着力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更好推动共同富裕,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三、重要讲话凝炼一种精神: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大事变必然伴随着伟大的精神。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无数的仁人志士寻找救国的真理。面对各种学说和救国方案,中国的先进分子在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之后,毅然走上了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从此以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秉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壮丽史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一系列的强大精神是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精神财富,是全党同志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力量、查找党性差距、校准前进方向的源泉,是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精神动力。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四、重要讲话要求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科学的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百年党史中,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实践,推动我们的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做到“两个结合”。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人民对美好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的新的追求,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让党的创新理论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五、重要讲话突出一种斗争: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就要进行伟大斗争。

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建党100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就是与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不懈斗争的历史,就是在斗争中锤炼钢铁意志、升华民族精神的历程。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反动派浴血奋战、顽强战斗;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与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国际敌对势力作斗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勇涉险滩,啃硬骨头,闯关夺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解决一个个矛盾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靠斗争打出来的,中国建设的业绩是靠斗争干出来的,中国改革的成就是靠斗争闯出来的。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始终贯穿着伟大的斗争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我们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挑战,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新时代创造更大的奇迹。

六、重要讲话强调一个保证: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胜利的实践再次证明,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新的征程上,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键在把党建设得坚强有力。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在不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中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刘文珍 万金鹏)


(编辑:索朗次仁)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