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

拉萨创新模式补齐高海拔牧区养老服务短板
以“3+1+N”模式激活基层养老服务网络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文章作者:记者 梁兰

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拉萨市当雄县,10036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居住着5165名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4.3%。这片被誉为“藏北明珠”的高海拔牧区,正面临着老年人居住分散、养老服务基础薄弱、集中养老设施覆盖难等多重挑战。面对高海拔牧区养老服务的独特困境,拉萨市民政局在国家养老服务宏观政策指引下,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纽带,创新构建“3+1+N”养老服务模式,成功激活基层养老服务网络,为高海拔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出一条特色路径。 

政企社协同发力 

构建多元化服务矩阵

在当雄县乡镇民政服务站,需求清单上标注有亟待解决的紧急需求、需要关注的潜在问题以及已落实到位的服务等。这份动态更新的清单背后,是拉萨市精心构建的“三维发现体系”在高效运转——通过“乡镇部门转介+民政社工挖掘+服务对象求助”的立体化网络,实现了养老服务需求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的质变。

截至目前,当雄县乡镇民政服务站累计转介1613条有效信息,社工走访排查99户潜在需求对象,而102户的主动求助量,更直观彰显了服务公信力的显著提升。这种精准的需求感知机制,让民政部门全面掌握了高海拔环境老人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为后续服务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需求感知的基础上,当雄县依托一体化数据平台建立起智能监测中枢,动态整合1814户建档信息、600余条高龄补贴异常预警、探访记录等11类数据字段,自动生成服务优先级清单并及时推送提醒信息。这一数字化中枢有效避免了服务断档,推动“政策找人”机制落地见效。

为满足困境老人多元化需求,当雄县形成了“基础服务+专业介入+社会支持”三级响应的多元服务矩阵。常态化探访服务开展1064次,投入15.16万元开展专项活动106场次,惠及6452人次,实现100%困境老人覆盖。同时,联动卫健、残联等6部门建立资源协同机制,整合政策、资金和服务资源,形成强大帮扶合力,让养老服务的均等化、便捷化和优质化在高海拔牧区成为现实。

数智化赋能升级

推动服务质效双提升

在当雄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正通过养老服务数字化平台查看最新的服务进展。屏幕上,服务需求发现、服务响应、资源链接、过程跟踪和成效评估5项流程清晰流转,1114次服务记录实时更新,县乡两级社会救助政策智能匹配,累计为66户困境老人家庭提供服务,占县域同类群体的93%,服务处理时效缩短至72小时内响应。

这一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体系,构建起“需求智能感知-服务精准投送-成效数据反哺”的完整闭环,让高海拔牧区养老服务从粗放式供给转向精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当雄县建立“服务对象满意度+资源使用效率+政策衔接度”三维评估指标,累计回收有效反馈832份,满意度达91%,社工服务精准度提升40%,重复走访率下降28%,预警信息处置率达100%。

数智化的赋能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更让养老服务质量有了质的飞跃。通过智能分析探访记录和服务需求,系统能够精准识别老人的潜在需求,提前规划服务内容,避免了以往服务中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这种数据驱动的服务模式,让每一分养老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每一项服务都送到老人心坎里。

多方合力共参与

绘就牧区养老新图景

在当雄县,一支由当地牧民组成的“银龄互助”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各个角落。他们熟悉当地语言和习俗,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日常关爱和紧急援助。这支队伍是当雄县探索“政府+社会组织+慈善”多元供给模式的生动实践,也是尊重牧区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具体体现。

为了让养老服务更贴合高海拔牧区特点,当雄县积极开发牧区老人健康监测物联网,拓展智能预警场景,用科技手段守护老人健康。同时,通过定期组织社工人才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他们在专业评估、个案管理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能力,让专业服务扎根牧区。

值得一提的是,当雄县还推动“养老服务补贴”与退役军人优待政策衔接,为老年人特别是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让曾经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老兵们在高原安享晚年。通过这些举措,当雄县已成功撬动社会资金116.59万元,为1.6万人次服务对象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拉萨市在当雄县创新构建的“3+1+N”养老服务模式,既发挥了政府在规划制定、资金保障和监管评估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利用了本地社会组织熟悉地域环境、通晓当地语言、了解长者需求的本土优势,成功激活了基层养老服务网络。这一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高海拔牧区老人居住分散、养老服务基础薄弱、集中养老设施覆盖难等问题,更为全国高海拔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高原牧区的老人们将迎来更加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编辑:王胜男)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