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

西藏定日县受灾群众生产生活逐步恢复 应急期救助转为过渡期救助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2日 文章来源:央广网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到现在已经超过120个小时。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的安置点里,生活的气息正在恢复。11日,有救援队员难得和孩子们一起放松,分组踢了一场足球。
海拔4000多米的嘎旦村,安置点帐篷区旁边的空地上,孩子们和救援队员分组踢足球。上场的几名救援队员来自中国安能救援拉萨基地,老家分别在拉萨和日喀则。作为训练有素的救援队员,到了海拔更高一些的定日,跟从小在这里踢球的孩子们比赛,感觉也并不轻松。
队员次仁桑培:跟小孩玩挺好玩的,这小子也是可以的,跑得比我耐力高一点,是吧?开玩笑。
孩子们当中有不少女生,12岁的米玛拉姆也上了场。她家的房子受损不能居住,和家人一起搬到安置点,一日三餐免费集中供应。
记者:今天都吃了什么?
米玛拉姆:酥油茶,还有油条、鸡蛋、午餐肉和牛奶。
十几分钟的比赛并不需要真的分出胜负,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孩子们又和救援队员手拉手围成一圈,唱起歌。
这是震后的第五天,安置点里的气氛放松一些。上午气温在零上2摄氏度,有小女孩在阳光下解开辫子,用帐篷里的炉子刚烧的热水洗头发。
安置点入口,一辆接一辆的卡车运来救灾物资,有袋装的糌粑、桶装的酥油。村委会门口还堆起了婴儿纸尿裤。
安置点已经建好一部分活动板房,但大部分村民还暂时住在棉帐篷里。这个冬天取暖要烧的牛粪饼,也已经整车地运来。

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二级巡视员李成:因为大家用火比较注意,尤其在这个地区还有一个有利条件是烧牛粪和木柴。据我了解,这两种物质燃烧得非常充分,这边灾区群众因地制宜,在帐篷的顶部打一个排烟口,这样有利于烟气的流动。现在灾区的生产生活在逐步恢复,物资的发放也越来越有序了。应急期救助现在转为过渡期救助,自治区决定由帐篷方式安置改成用板房方式安置。(记者白杰戈 江晓晨)


(编辑:户静凝)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