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日喀则市江孜县藏医院屋顶排列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图为鸟瞰拉萨文成公主星空域太阳能清洁供暖项目。
图为日喀则市第四高级中学实现太阳能清洁供暖全覆盖。
图为阿里地区改则县古姆乡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图为平板太阳能供暖集热系统自动装配生产线。
图为太阳能光热系统热能效测试平台。
图为自动化平板太阳能封装工序。
智能化平板太阳能流道激光焊接装备的工作流程。
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绝大多数县乡气候属于严寒地区及寒冷地区,昼夜温差大,冬季平均气温为-3.9℃,极端最低气温达-46.4℃,清洁能源供暖成为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重大民生工程。
2023年10月15日,日喀则市萨嘎县进入供暖季,西藏盛拓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拓科)的工作人员来到县城太阳能清洁供暖工程现场,检查设备工作运行情况。
从2019年萨嘎县城太阳能清洁供暖项目开始,盛拓科坚持技术创新,在西藏先后自建、共建了近百个太阳能清洁供暖项目,从县城集中供暖到新农村分布式供暖,从医院清洁供热到学校全覆盖采暖,盛拓科在推动西藏清洁采暖多样化上不断探索,在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为西藏人民在寒冷季节送去最“清洁”的温暖,是盛拓科孜孜追求的社会目标。
勇担社会责任的情怀
日前,西藏各地虽然寒气逼人,但在学校、医院、居民屋室等一处处建筑内充盈着浓浓的暖意。在阿里地区改则县古姆乡,由于启用太阳能清洁供暖项目,走进乡政府职工宿舍,大家告别了烧牛粪等传统取暖方式,用上了清洁能源,开始温暖过冬。
古姆乡地处羌塘高原南部湖盆区,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部分区域海拔达5000米,是改则县海拔最高的乡之一。让高海拔地区群众温暖过冬是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重视的民生事项,2023年,在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计划安排137亿元资金,实施21项民生实事,涵盖“基层供暖运行、县区公立医院供暖建设、高海拔农牧区热炕推广”等。
为做好基层供暖这件民生实事,盛拓科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古姆乡对接,提供太阳能供暖技术。
但是面对如何研发一款适合海拔5000米、年平均气温0℃环境中使用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这一问题,具有20余年专业从事平板太阳能系统研发与生产历史的盛拓科也犯了难。
“要在冬季最高温度只有-10℃的古姆乡实现温暖过冬,太阳能集热器输出温度必须达到70℃,这中间80℃的温差,意味着集热器输出功率要达到500w/㎡。而全世界范围内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放到该环境中,最高的输出功率只能达到160 w/㎡,相差3倍多。”公司产品技术部部长苏万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倍感压力。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未曾实现的集热效果,肯定是个很难啃的硬骨头。这是公司产品技术部一致的看法。
探讨、分析、论证、试验、再分析、再论证、再探讨……自从接下这个产品开发项目,产品技术部便马力全开,从影响集热器效率的每个细节认真剖析,思考创新各种可以提升产品质量的措施。
经过9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突破,第一台性能达到海拔5000米以上使用标准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生产出来了,难以言表的喜悦在研发人员的心中久久激荡。就在供暖季来临前,该产品在古姆乡政府采暖系统中投入使用了。
除了古姆乡,该太阳能集热器已在西藏极端高寒地区安装21万平方米,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加清洁的温暖生活选择。在日喀则市萨嘎县幼儿园、中小学、医院、政府等单位办公区及职工住宿区,太阳能清洁集热系统使室内暖气片温度达到了47-50℃,建筑室内温度达到18℃以上。
勇于技术创新的魄力
让西藏人民享受到更高效的太阳能供暖资源,是多年来盛拓科持续优化产品的动力和追求。
如何让用户更加满意?如何将费用降得更低?盛拓科首先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将提高平板太阳能集热效率放在首要位置。
太阳能能量转换和集热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吸收涂层(膜层)的品质。吸收涂层(膜层)是将太阳光辐射能转换成热能的核心部件,是太阳能集热系统最关键的结构组成。
公司发挥自身技术研发优势,集中精力攻克膜层集热效率提高的技术壁垒。在一次次论证、试验中,盛拓科自主研发的超级蓝膜终于下线,与同等面积的传统集热器相比,集热性能提高15%,能够满足高寒地区的供暖需求,为西藏高寒地区的太阳能供暖提供了更加清洁高效的集热效果。
“原来我们值班室只能靠炉子取暖,特别不方便,今年我们警务站开通了供暖,现在值班期间挺暖和的,为我们辖区治安巡逻、接处警等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萨嘎县一号警务站站长格桑次仁说。
“太阳能供暖的开发利用,可以造福当地人民,而且对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盛拓科董事长韩荣涛说。
清洁能源供暖一头牵着群众冷暖,一头连着碧水蓝天。截至2023年12月底,盛拓科在西藏建成的清洁供暖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约用电1.6亿度,节约燃煤24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3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8万吨,减少粉尘排放33万吨,更好守护了西藏的绿水青山。
勇于吃苦的付出精神
2020年,日喀则市昂仁县城太阳能清洁供暖项目开始施工。这里平均海拔4513米,空气稀薄、干燥多风。接到任务后,施工团队直奔昂仁县城。因为该项目采用的是DVC太阳能热风集热系统,需要施工人员高空组装作业,加上高海拔缺氧,高原反应成了家常便饭。
为了赶工期,让当地居民尽早享受到太阳能供暖带来的便利,施工人员坚守岗位。因为高强度作业,除了常见的缺氧问题,紫外线辐射还给施工人员带来晒伤、脱皮问题,红红的皮肤一碰就疼……
当地居民看到皮肤泛红、不断喘粗气的施工人员时,常常劝说:“别光顾着干活,累了一定要停下来多休息,总是这么干,身体会受不了。”
其实每个施工人员都想多休息,但是大家知道项目工期紧,只有早日完工,才能让当地居民早日享受到温暖惬意的供暖生活。
正是有这种吃苦、付出的精神,盛拓科太阳能清洁供暖项目才让越来越多的西藏人民感受到了冬季的温暖。5年,近百个太阳能供暖项目,惠及了城镇居民、校园学生、医院医患、酒店宾客等众多群体。5年来,本着立足西藏、服务西藏的出发点,盛拓科太阳能清洁供暖项目的建设,为当地解决就业岗位1200余个,实现人均年增收9万余元,为当地群众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清洁能源供暖系统从技术到运维变得愈加成熟,但是,为了更好地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掌握太阳能核心技术的盛拓科,将继续坚持“以技术谋发展、以创新赢市场”的经营路线,创新高寒地区太阳能清洁供暖技术,不断满足西藏人民对生活品质再提升的要求,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贡献企业力量。
本版文/图均由西藏盛拓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编辑:户静凝)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