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达县立足波罗木刻非遗资源优势,以赛事为引擎,积极打造“以赛促训、以赛促承、以赛促创”三模式,有效推动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
据悉,江达县严格落实以工代训、定向培训、在岗职工代训等政策,在热多工坊、冲桑合作社、外冲生产基地开设木雕木刻专业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指导,形成师徒关系150余对,不断深化“非遗传承人+师徒制”乡村人才培养模式,并明确把赛场作为成果检验的阵地,把比赛优秀人员纳入人才库,作为劳务输出优先推荐对象,形成“培训+比赛+就业”链条,让群众在增长才干中实现增收致富。自活动开启以来,已组织150余名人员前往四川德格、白玉、甘孜等地务工,人均月增收6000-8000元。
为把赛场作为非遗传承的活化阵地,江达县举办县、乡、村级木刻技能比赛17场次,从刀法细腻度、图案创意、雕刻速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评选出佼佼者,持续激发群众对木刻艺术的传承兴趣,同步创新赛场直通市场模式,通过群众扫码订购参赛作品、政府采购获奖优秀作品用于校园德育室、岗托教育培训基地展陈等方式,实现参赛人员人均增收2000元,持续激励传承热情。
江达县紧紧抓住红色文旅发展契机,把赛场作为技艺升级的核心阵地,激励参赛人员将“红色昌都·振兴奋进”“红在江达·逐梦向东”等宣传标语与革命文物、民族文化巧妙融合,推动原有红色文创、传统雕刻、艺术家具三大产品不断升级,加速产品体系加速向精细化、多元化发展,带动各合作社创新突破,实现木刻产品种类100余种,并依托G317文旅长廊和岗托红色景区平台,通过现场竞技、展品展销、订单签约等环节,提升游客消费黏性,拓宽销售市场,加速产业发展,切实形成“以赛提质、以创增值”的良性循环。(记者 万慧)
(编辑:马慧彬)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