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风的诗集《从0到5000米——一位援藏人的雪域诗路》,新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和西藏人民出版社联袂出版,拿到这本书,我就被书名所打动,还没有翻开看,就已经想象出一位援藏干部从沿海的浙江赴5000米海拔的雪域高原,所经历的不凡和艰辛。
我曾在青海省工作多年,读过也写过许多关于青藏高原的诗歌,当我读到余风这部关于西藏的诗集时,却宛若再次身临其境,沉浸在浓郁的雪域高原风情和氛围里。
我与余风认识时间不长,但与他的数度交谈中,他总是会自然而然谈及援藏给他的人生感悟和诗歌创作带来的影响。3年的援藏经历,我感觉他的人已经被雪域高原深深地洗礼过,并酣畅淋漓地体现在他的诗歌之中。正如他自己在《从没有想过会这样来西藏》所描述的那样:以草原为纸/以神山为笔/以圣湖为墨/烙下一生中最滚烫的诗句。
这部诗集按照题材内容的不同,被精心设置为“河山”“风土”“援藏”“家国”4个篇章,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余风援藏3年的工作生活、所见所闻所感,忠实记录了浙江援藏工作实践和对口支援工作给西藏带来的发展变化。读余风的诗歌,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坚守了“诗言志”的诗歌传统,践行了“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念。
翻阅“河山”篇,可以看出,诗人在援藏期间,工作之余,足迹踏遍雪域高原,并用诗篇热情描绘西藏无与伦比的蓝天白云、奇美环境、山水风光,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在“风土篇”中,生动描绘和反映了西藏独特的风土人情,解密西藏鲜为人知的文化习俗。在这部诗集的结构组成中,“援藏”篇篇数并不是最多的,但分量肯定是最重的。余风的3年援藏经历,决定了他写西藏题材诗歌具有厚重的质地与丰足的成色,这不是那种旅游者走马观花的感官满足可以同日而语的,是生命体验者才有的深度所在。正如《行走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中所写的那样:每个人都行走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像一盏酥油灯,用生命微弱的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光芒所及/你会看到/沿途已经打开了/一路风景。每位援藏干部都是“一盏酥油灯”,“用生命微弱的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也正是援藏干部生动的精神写照。关于雪域高原的抒写与感怀,余风是以援藏主体的身份出现的,诗人对于亲身经历过的一事一物都有刻骨铭心的“痛感”,这使他的诗闪烁着独特的锋芒与锐利。比如这首《把归宿选在雪域》:很多人把西藏放在想象中/顶礼膜拜,可只有贴近它的肌肤/才能读懂藏在岩画里最古老的密码。显然,作为援藏干部的余风,正是通过贴近西藏“肌肤”,才“读懂藏在岩画里最古老的密码”的人。
经过30年的对口援藏,那曲市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余风从零海拔的东海之滨,来到世界海拔最高最艰苦的藏北高原,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的援藏工作是具体、扎实而深入的。如《老牧民洛桑乔迁新房》一诗:面对藏北草原美丽却荒凉的家园/不懂藏语的援藏干部,胸口的镰刀锤头带来了阳光/红色的笑容,翻译着来自北京的春风/架起了比新袍子还温暖的桥梁//新房子用一种叫水泥的东西浇铸/足以抵御最凶的野狼/不怕冰雹、雨雪和风霜。余风援藏的工作岗位在那曲市住建局,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偏远牧区牧民规划建设固定的房子,改变牧民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祖祖辈辈住帐篷的生活。诗中生动地展现了在党的关心下,援藏干部为牧民建新房以及老牧民洛桑看到新房子的喜悦心情。在《央次仁的幸福生活》一诗中,诗人写道:央次仁那个村有很多帐篷/等我们做完客走出央次仁的帐篷时/看到每个帐篷都装满了幸福/热气腾腾地溢出来/填满了整个星空。诗人应邀到藏族群众央次仁家里过藏历新年,不仅感受和体验到央次仁家的幸福生活,而且还看到了整个村民的幸福生活。《写在西藏大地上的诗篇》一诗恰到好处地成为西藏人民幸福生活的印证:这些年,西藏的发展速度/如同受到惊吓的藏羚羊/远远跑在追赶者的前面//那些数据过于枯燥/犹如没有灵魂的情歌/但写在雪域大地上的诗篇/饱满而鲜活。
作为从“0海拔”到“5000米”的援藏干部,他们经历了内心的彷徨无奈、思想的斗争挣扎,以及精神境界的提升。面对祖国的召唤,身处东海之滨的浙江援藏干部,义无反顾选择了面向雪域高原的奔赴。在《援藏干部礼赞》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秉承卧薪尝胆、精忠报国之志的浙江儿女/在号角声中/无数主动请缨的手/高举滚烫的简历/重新点燃文成公主擎起的烽火/念青唐古拉山巍峨的雪峰/也感受到那扑面的热浪。
在“援藏”篇里,余风的诗歌不仅记录自己的援藏工作与生活,还用诗歌描绘了众多援藏干部的感人事迹和生动形象。如《白头发的指挥长》:遇到困难/你总是冲在队伍最前面/被雪山染白的头发/如刚毅的雪峰/越是风雪越是硬朗/你最喜欢穿那件红色的冲锋衣/就像举起一面红旗/更像你沸腾的热血,或是/一团喷发的火焰/温暖着藏族同胞的心田。短短几行诗,一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援藏指挥长形象跃然纸上。
看到“家国”篇,我不由得将前面3个篇章一并关联起来,找到了一条清晰的脉络。初到西藏时,沉醉于雪域高原祖国壮丽河山的视觉层面的观感;随着在西藏工作时间的延长,他开始关注西藏独特的风土人情、宗教习俗等雪域高原传统的文化层面,最后又将视野投入到增进民族团结、援助西藏发展等完成使命的实践层面上,在援藏工作历程中,一步一步完成了由浅入深、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升华。恰如诗人艾青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邂逅藏羚羊》一诗中,余风以虔诚之心写下了这样的七行:在高原上我总是陪着小心/生怕碰洒了山巅的千年积雪//把每一处的海拔高度置顶/让头颅与地平线持平//这样,就可以把时间摊开在草地上/看一只藏羚羊像人类一样/优雅地走过。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已经将自己与西藏、与自然融为一体,“我总是陪着小心”,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他将“每一处的海拔高度置顶”,让自己的头颅与地平线“持平”,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让“一只藏羚羊”不受惊吓,“优雅地走过”,而且“像人类一样”,昭示了“人类只有把高傲的头颅放低,才能真正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而这种文明的理念恰恰是许多人所不具备的。
处于举世仰望的青藏高原,诗意的精神始终是一种无言的启迪。在雪域高原这种极致的环境中,诗人余风作为援藏者,对大自然的伟力和人类生命的脆弱,对历史文化的厚重和宗教精神的认知,有着深刻而冷静的体验,从而在诗歌中达到了人生感悟和思想升华,若没有对援藏神圣使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西藏这片高天厚土的深沉热爱,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在《寻找自己隆起的背影》一诗中,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余风对人生的感悟:青稞脱了皮/做的糌粑才会香醇/人类脱一层皮/脚下的土地才会更肥沃。作为诗集的最后一篇,可谓大道至简。
读余风写西藏的诗,感受到他对生命体验的真切与深刻。王国维曾云“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读余风的诗,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一种不媚俗的品格、一种老妪能解的追求。余风曾表示,他希望能探索一种感情的真、思想的善和诗意的美有机融合的表达方式。读他的诗,感觉到他正在认真地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探索,他从容地营造了富有形上之思的诗意天地,神奇而神秘的雪域高原也因此更显神圣与亲切。
掩卷长思,深为余风因为援藏重新激发了诗情而感到欣慰,由衷希望更多的读者通过读余风的诗歌,了解西藏,了解援藏,了解援藏干部,了解援藏干部中的诗人余风。(记者 吉狄马加)
(编辑:马慧彬)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