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同声>西藏日报社

从“刷墙”到“刷屏” 以创新传播激活文化生命力 ——评西藏日报布达拉宫粉刷季宣传报道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文章来源:西藏日报社 文章作者:玉珍 常川 索朗群培 扎西白玛 宋子玲

10月22日,布达拉宫一年一度粉刷季拉开帷幕,西藏日报社紧扣这一主题,推出全媒体产品,覆盖微信公众号、视频、微博等多平台。其中,《一年一度——布达拉宫换“新衣”》单条视频在西藏日报抖音平台观看量突破1300万,成为现象级爆款,被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转载,累计流量过亿。这组报道实现了传播声量量级突破,传统媒体转型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样本。

一、新技术实现新表达

信息过载的时代,传统文化题材要实现“破圈”传播并非易事。布达拉宫粉刷系列全媒体产品,在短视频平台实现千万级流量传播账号涨粉万,关键是以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实现了契合时代精神的当代表达。

传统纸媒对布达拉宫的报道多聚焦建筑历史、宗教意义等静态维度,而西藏日报将粉刷过程转化为动态叙事,构建“文化符号+劳动美学+仪式感”三重传播逻辑。视频中,既有群众手持刷具涂抹墙面的特写镜头,展现传统工艺的细节之美;也有布达拉宫全景与粉刷人群的宏大画面,传递集体守护文化遗产的仪式感;更有白灰与牛奶混合配比的微观拍摄,满足受众细节好奇的同时强化文化认同,实现观赏性与知识性平衡。这种“微观细节+宏观场景”的结合,让原本静态的建筑保护工作变成了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叙事,既展现了藏式美学的独特魅力,又传递出文化传承的温度。

西藏日报在短视频平台推出6条短视频,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粉刷季的盛况。其中,《一年一度——布达拉宫换新衣》《10月22日延续300多年的布达拉宫换装仪式热闹开启》详细介绍了粉刷涂料的传统配方和制作过程,突出知识性;《布达拉宫蜘蛛人上线,争当美容师刷出最甜的墙》聚焦参与粉刷的蜘蛛人,展现人们守护文化遗产的热情突出人文性;《在世界之巅感受藏式美学的巅峰》《甜蜜城堡+幸福的人+绝美秋色,慢镜头看布宫换装治愈感拉满》通过卡点、慢镜头等剪辑拍摄手法,展现布达拉宫在粉刷过程中的建筑美学和藏式艺术魅力突出审美性;《布宫今起换新衣外国游客:西藏比想象中更美》则通过采访外国游客,用国际视角呈现外国人对这一传统活动的感受和评价。同时所有视频都配以抖音热曲或经典藏族歌曲,契合黄金3秒传播规律,有效提升完播率。微信公众号《年度最佳“变装”!布达拉宫申请出战!》以轻松语言介绍历史背景,吸引年轻读者;微博话题#在世界之巅感受藏式美学的巅峰##又到布达拉宫刷墙季#等总阅读量超14万。同时,通过保留质疑性评论构建公共讨论空间,以权威媒体身份进行精准科普释疑,激发受众参与内容共建,形成官方-用户双向赋能的传播生态既彰显了主流媒体的包容性与公信力,又通过UGC(用户生成内容)实现舆论场的自我净化与价值共鸣,让布达拉宫粉刷这一传统活动从“地方事件”升级为“全国关注的文化热点”。

二、新机制激发新活力

布达拉宫粉刷视频的爆火,并非偶然的流量运气,而是西藏日报社在全媒体转型中构建的“内容-技术-机制”协同体系的必然结果其本质是文化传播从符号输出向价值共鸣的转变,为传统媒体转型提供可借鉴经验。

内容生产体系重构西藏日报社目前采用中心制全媒体生产模式,分为策划、生产、发布等不同流程,生产部门垂直领域聚焦文化、旅游等细分方向,发布端聚焦多平台分发与差异化呈现。在布宫粉刷季的报道中,全媒体新闻中心负责拍摄制作、采访撰稿,平台运维中心负责分发,根据平台特点调整内容形式和语言风格。例如,针对抖音平台采用竖屏短视频形式,配以节奏明快的藏语音乐;在微信公众号则结合历史背景推出深度图文报道。这种分工协作既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又实现了差异化表达。这种“策、采、编、发”专业化分工,既避免了传统媒体“单打独斗”的问题,又确保了不同平台内容的差异化与精准性,为报道的“全平台开花”奠定了基础。

技术赋能提升传播效能团队通过4K拍摄、延时摄影、AI剪辑等技术,精准捕捉粉刷过程的动态美感同时通过算法分析用户偏好,实现内容精准推送针对年轻用户群体推送卡点剪辑的短视频,针对文化爱好者则推送包含历史解读与藏语歌曲BGM的视频。这种“技术+内容”的融合,不仅优化了传播效果,更为传统媒体技术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三、新探索带来新思考

西藏日报布达拉宫粉刷季报道的成功,为西藏传统文化全媒体报道提供宝贵经验,也带来全新思考。传统文化传播需以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为根基。西藏日报团队不仅记录粉刷过程,更通过历史溯源、工艺解析、文化象征解读等维度,将建筑保护活动升华为文化传承的仪式。这种现象-文化-价值的递进式报道,使受众从视觉欣赏转向文化认同。

这也启示我们:传统文化题材在新媒体时代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涉藏宣传报道要勇于突破固有模式,善于运用现代传播理念和技术手段,在坚守文化本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传统媒体应继续深化内容、技术、机制的三重融合,不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契合点,让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