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同声>西藏日报社

一次融合传播提高引导力的有益探索 ——评西藏日报社定日灾后恢复重建民房首批入住宣传报道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2日 文章来源:西藏日报社 文章作者:马晓艳 宋子玲 常川 刘维涛

定日6.8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一项体现党中央坚强领导与深厚关怀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815日,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举行灾后恢复重建首批民房入住仪式。西藏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系统化布局、前瞻策划与多媒体协同,推出了一批导向正确、形式新颖、情感饱满、传播广泛的新闻产品,展现出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报道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提供了有益经验。

一、系统谋划、高效协同,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在区党委宣传部和西藏日报社党委统一部署下,全媒体新闻中心将本次报道列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点宣传任务,提前制定全媒体报道方案,派出包括记者站在内的3路共11名记者深入一线,实现采编发联动、多平台协作,构建起统筹有力、响应迅速、执行高效的专业报道机制。日喀则记者站提前抵达现场开展深入采访,积累丰富素材;视觉频道重点进行直播报道;藏文频道侧重藏语新媒体产品制作。各部门依托新媒体平台内容生产统筹机制,严格遵循策采编发流程,强化原创策划,打破部门壁垒,统一调度采编力量高度理论化、系统化的运作机制,有效推动主力军进入主战场,全面检验了报社机构改革与媒体深度融合的实际成效。

二、融合创新、产品多元,拓展全媒体传播新路径

西藏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突破传统报道方式,综合运用直播、图文、短视频、视觉专版等多种形态,打造契合不同受众接收习惯的融媒产品,实现一体策划、多渠道分发、差异化呈现,显著提升了主题宣传的覆盖面和感染力。

《定日地震灾区首批2578户群众喜迁新居!》

《罗布多吉家的康索习俗暖新家》

《定结县郭加乡乃村小女孩达娃普赤带我们参观新房!》

其中,直播节目《直击西藏定日地震灾后重建民房首批入住》吸引10.4万人次观看,实现新闻现场实时传达;西藏日报微信公众号推文《定日地震灾区首批2578户群众喜迁新居!》等获得2.2万阅读量,社会反响热烈;《西藏日报》汉文、藏文版通过头版头条、专栏和整版视觉报道,实现权威发布与深度解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短视频传播效果显著,8条视频总点击量达665万。其中,《罗布多吉家的康索习俗暖新家》单条点击量突破500万,《定结县郭加乡乃村小女孩达娃普赤带我们参观新房!》点击量达87.1万,展现出主流内容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强大传播力。

三、聚焦亮点、发挥优势,增强主流舆论引导实效

在整体报道中,西藏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既注重新闻事件的整体性,全面呈现党中央的特殊关怀与重建工作的重大意义,也聚焦个体命运和家庭故事,以真实细节、动人场景和群众语言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如《达瓦次仁: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底气》等稿件,以及多条记录群众搬迁真实喜悦的短视频,生动展现政策温度与人文关怀,切实做到大主题,小切口硬新闻,软表达,将正能量有效转化为大流量,成功引导公众认知、凝聚社会共识。相关报道不仅在国内主流平台广泛传播,部分内容还获《人民日报》《China Daily》等中央媒体及外宣媒体重要版面转载,实现跨区域、跨语言传播和影响叠加,显著提升西藏故事在全国乃至国际层面的能见度和认同感。

此次报道还体现出双语协同传播的显著优势。西藏日报社藏文报道并未简单停留在汉语翻译层面,而是运用康索等富含民族文化内涵的口语化表达,既降低理解门槛,又保留文化原味,使主流叙事更贴近基层群众的语言习惯与情感模式,增强报道的糌粑味、酥油香,推动主流声音更好触达基层农牧民群众。

综观此次宣传报道,西藏日报社聚焦策采编发全流程,在媒体融合、话语创新、主流价值传递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不仅为灾后重建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也为西藏日报进一步深化系统性变革提供了重要实践样本。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