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同声>西藏日报社

创新呈现 融合传播 穿越30年的回响感人至深 ——评西藏日报社纪念孔繁森同志逝世30周年报道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6日 文章来源:西藏日报社 文章作者:李菲 宋子玲 张一鸣

    孔繁森同志是领导干部的楷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也是援藏干部的楷模。今年1129日,是孔繁森同志逝世30周年纪念日。西藏日报社全媒体策划推出特别报道,采访亲历者与相关人士,请他们结合亲身经历与工作实际,忆往事、谈体悟、话传承。

把握报道时机、创新呈现形式运用个性视角、融入人文关怀西藏日报社这组报道真实可感动情回忆、一线讲述缅怀孔繁森同志、弘扬孔繁森精神。西藏日报(汉、藏文报)推出纪念孔繁森同志逝世30周年 精神如炬思念无尽”组稿,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累计阅读量达155余人次

亲历视角讲述,展现精神力量

西藏日报社把握时间节点,第一时间制定全媒体报道方案,坚持“小切口”与“大主题”相结合,安排记者联系与孔繁森同志交往的多地市干部群众,邀请亲历者生动讲述真实故事,创新叙事方式、积极引领舆论,实现精准传播。

1129日当天,西藏日报(汉、藏文报)以《纪念孔繁森同志逝世30周年 精神如炬 思念无尽》为题推出一组报道。4篇报道短小精悍、细节感强,紧紧围绕30年后再说孔繁森这一主题,见人、见事、见物,通过亲历者以及相关人士的感人讲述,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揭示了重大典型的精神特质,展现干部群众传承践行孔繁森精神的昂扬面貌。

《阿里的两位“顿珠”:“记忆犹新,说不尽的孔书记”》《岗巴县龙中乡退休干部达尔琼:“雪山见证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两篇稿件,通过干部群众对当年情景的回忆,展现孔繁森同志对雪域高原的深情、对人民群众的爱,也展现孔繁森精神对当地干部群众的深远影响。《当年被孔繁森收养的曲英:“孔繁森精神照亮我的人生路”》一文,记者采访孔繁森当年救助的藏族孤儿,于追忆中展现孔繁森精神如同火炬,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专题报道刊于西藏日报(汉、藏文报)时政新闻版

全媒融合创新,增强传播效果

西藏日报社充分发挥报、网、端、微等全媒体矩阵优势,把握不同平台传播特点,报纸、新媒体刊发报道时配发不同照片,从标题拟制到图文、视频排布上都精心安排。特别是新媒体在形式创新方面下功夫,制作原创图文、短视频作品4件,西藏日报社所属各媒体安排同步转发,总阅读量达105万余人次。

西藏日报视频号制作推出3期专题短视频、1期二创短视频,西藏日报社所属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提升作品传播力、感染力、影响力,形成宣传报道热潮。视频作品《孔繁森生前收养的孤儿曲英:没有孔爷爷就没有我的今天,我非常想念他。 #孔繁森逝世30周年》,浏览量高达36万余人次。视频富有感染力的画面深深牵动读者的心,网友纷纷互动留言:“人民群众的好公仆”“后人将永远铭记”“藏族人民永远感恩真心实意服务人民的干部,孔爷爷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等。

省报媒体联合,扩大报道影响

山东聊城是孔繁森同志的家乡。为拓展报道内容、丰富呈现层次,西藏日报社在策划此次特别报道时即确定与大众日报联动,约请该报记者协助采访报道。

大众日报记者采访山东聊城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现场教员周会,结合其在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作讲解员的工作经历,讲述自己如何走上学习孔繁森、寻找孔繁森、争做孔繁森的道路。报道揭示孔繁森事迹带来的精神力量,反映孔繁森精神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熠熠生辉的价值坐标。

同时,西藏日报社主动与大众日报社对接,实现优质内容同步转推,形成宣传声势,营造传承弘扬孔繁森精神的浓厚氛围。11月29日,西藏日报客户端转推大众日报稿件《从“繁森”到“繁星”——一个精神坐标30年的传承与闪耀》和特刊报道;大众日报客户端转推西藏日报《纪念孔繁森同志逝世30周年 精神如炬 思念无尽》图文稿件。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