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拂草浪,村歌韵悠扬。8月15日晚,由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员会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强基工程——“村歌嘹亮”2025年全国集中展演,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幕。在第一场展演中,24支队伍轮番登台,竞技交流,异彩纷呈。他们用嘹亮的歌声展现各地独特风土人情,传递基层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观众们带来一场极具特色的文化盛宴。
展演现场,由西藏自治区文联与拉萨市文联共同推选,当雄县委宣传部、当雄县文联共同筹建的拉萨市当雄县当曲卡镇牧民群众合唱团,带着一首民族风情浓郁的村歌作品《幸福西藏 美丽西藏》燃爆全场。其曲风大气磅礴、震撼激昂,将高原牧歌的精髓巧妙编织——开篇长哨声如雪山之巅的清风,牧羊鞭一声脆响裹挟着酥油与青草的芬芳,瞬间将观众带入雪山连绵、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天选牧场迷人画卷;中段旋律陡然昂扬,节奏如铿锵马蹄踏过苍茫草原,既保留了游牧音乐的原始生命力,又迸发着新时代的蓬勃力量,每一个音符都似草原上的阳光般炽热,直抵人心。
舞台之上,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民族服饰让这份“雪域风情”活了起来。男队员身着手工缝制的白色藏袍,腰间绣着吉祥的祥云纹样,肩头垂落的白色牦牛披风尤为夺目——每一张披风都取自当地牦牛原生绒毛,灯光下泛着自然柔光,行走间披风翻飞,尽显草原汉子的豪迈坦荡;女队员的蓝色藏装如纳木错湖水般澄澈,衣摆绣着绽放的格桑花,腰间银饰、玛瑙随动作轻晃,“叮铃铃铃”的清脆声,恰似草原溪流的欢唱。
悠扬的歌声和灵动的舞步里,既藏着草原生活的温度,更映着时代变迁的壮阔。“民族团结凝聚心力,铸就神州铁壁铜墙”的唱词,不仅唱出西藏各民族像石榴籽般紧紧相拥的和谐日常,更道尽党的民族政策下,西藏各族儿女携手奋进的同心画卷;“三尺讲堂书声琅琅,知识在心中流淌,甜茶馆里欢声笑语,生活美满又安康”的旋律和源自草原日升日落的每一个舞步里,雪域牧场的新图景正徐徐铺展:牧区通了平坦的柏油路,崭新民居错落有致;牧人骑上便捷的摩托穿梭草原,捧着智能手机联通世界。不仅唱活了牧民的幸福日常,更将西藏人民骨子里的坚韧、豁达与奋进,深深融入新时代的生活画卷。它让全国观众听见了雪域高原鲜活的心跳,更清晰看见社会主义新西藏蓬勃生长的生机,让知识的力量、生活的甜蜜、发展的活力和新时代西藏人民的乐观积极、昂扬向上,在旋律中久久回荡。
牧民们带着海拔4300米最纯粹的歌声而来的同时,更手捧着一份沉甸甸的心意——用羊毛织就的传统哈达,染上温柔的粉色,是他们提前数月,用草原羊毛捻线、手工编织而成,每一寸都饱含当雄牧人的质朴心意,藏着纳木错的澄澈祝福,裹着唐古拉山的巍峨祈愿,是歌声之外最本真的祝福。他们将哈达举过头顶,向全国观众献上雪域儿女最崇高的礼节,也将“扎西德勒”的诚挚祝福,通过舞台传递到神州各地。
西藏代表队的结对指导老师,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原一级编导向阳花深情表示:“我们为这场盛会慕名而来,更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美好生日而来,在鄂尔多斯的土地上,和大家共赴一场各民族儿女欢聚一堂的盛会。歌声交织,笑容绽放,这不仅是幸福生活的欢唱,更是各民族手拉手、心连心的温暖写照,让团结的乐章和着春歌,一同嘹亮在天地间。谢谢这份跨越山海的联结,感恩所有美好相遇相伴,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随着“扎西秀”的歌声落下,现场掌声经久不息,现场评委直言“高手在民间”。最终,西藏代表队以96.823的高分,在第一场展演的24支队伍中位居第二名。
“村歌嘹亮”主题活动作为“强基工程”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文艺志愿服务,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水平,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此次全国集中展演,不仅为各地基层演唱队伍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牧民群众代表队的精彩表现,用最原汁原味的草原之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现当雄县独特的牧歌风情,以及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西藏各族儿女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相信在未来的展演中,他们将继续用美妙的歌声和精彩的表演,传递西藏的魅力,为“村歌嘹亮”主题活动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在后续展演中的精彩表现!
(编辑:旦增多吉)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