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同声>自治区文联

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提升当代文艺审美表达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5日 文章来源:西藏文联

(本文作者:李雪艳,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秘书长,西藏评协会员)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了深入系统的阐述,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及其当代价值。讲话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新时代文艺繁荣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代文艺的繁荣不仅要实现量的累积,更应实现质的超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审美表达上的转化发展。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拓展提升当代文艺审美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提供了方向和遵循,对于提升重构当代文艺的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决定了当代文艺审美表达必须坚持鲜明的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和独特价值理念认同意识的体现,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鲜明文化特质和价值标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其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5年11月3日,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他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他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深刻阐明了没有文化主体性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讲话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阐述,是理解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一把钥匙。5000多年绵延不绝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增强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也是当代艺术创造的丰富源泉。“两个结合”丰富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恒久魅力与时代价值。

中国当代文艺的审美表达应建构于充分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基础之上。自信是一种底气,自觉是一种意识,文化自信才能理直气壮地讲出中国的故事,文化自觉才能以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的故事。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文化主体性’”。曾经一段时期,西方话语体系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占有主导地位,在西方意识形态驱动下,为巩固西方文明的中心地位不遗余力。以影视产品为例,为了向世界各国输送西方世界观、价值观,也为抢占庞大的东方市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熊猫、唐人街、花木兰、西游记等中国元素和中国故事,炮制了《功夫熊猫》《西游》《疯狂元素城》等影视剧,甚至以中国神话、中国演员包裹和伪装,向观众传递以“西方中心主义”为主体的叙事逻辑,以西方话语体系剪裁中国审美元素,解构中国故事。这些作品,除了中国元素和中国观众熟悉的人物场景以外,叙事内核与故事内涵大相径庭,更谈不上带给中国观众精神享受、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

随着文化自信的显著提升,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与垄断,中国文化界开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叙事体系,正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一文中所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整理、传承、学习已经成为新时代文艺的高度自觉”。“新时代的作家艺术家正在成为永远携带着故乡的远行者,背靠着深厚的传统,面向星辰大海,创造的天地无限广阔。”文学、美术、影视、音乐、舞蹈、戏剧等各文艺门类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意境、神韵、况味,充满了“国潮”风的作品深受国人喜爱,也深深影响着国人的审美取向,如今,对中华诗词、节庆、汉服、饮食等的喜爱已融入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新的时尚。文创产品、影视动漫也从设计理念、产品外观、色彩选择、风格特点等方面体现中国风、复古风,并不断趋于年轻化。“国潮”风的兴盛绝不是盲目的跟风、一时的冲动,而是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和强烈认同,是文化主体意识在公众层面的集体觉醒。

当代文艺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越来越多挖掘中华文化审美元素,融合多种表现形式,凝聚中国人共同价值观念、表现中华民族共同精神谱系的文艺作品、文化产品呈现在观众面前。央视总台推出的《中华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非遗里的中国》《简牍探中华》等节目,深入挖掘中华文化魅力,借助AR、3D、环幕投屏等新媒体技术融合中华文明符码元素,重构传统文化的时空场域彰显中国精神、体现中国审美、凝聚文化认同,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传播力,向世界展示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中国当代文艺正在以文化自信和自觉共同追求实现民族精神的独立,共同构筑中华各民族对于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以文化的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

中国当代文艺的审美表达也要借助于构建中华评论话语体系,拓展当代文艺评论的寻根溯源,学习和继承《文心雕龙》《诗品》《文赋》《画品》《书品》《艺概》《闲情偶记》《沧浪诗话》等优秀传统文论、艺论的思维范式、品鉴标准、美学视野,发掘其中可供借鉴的思想、文化、理论、美学价值,让其走进当代中国文艺语境和理论批评实践,在当代的、现实的土壤中找到新的生长点,对当代文艺作品作出既符合中华审美旨趣,又富有时代特点的论证、阐释和辩析,在引领审美中赓续中华文化的根魂、文脉、魂脉。

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决定了当代文艺审美表达必须坚持鲜明的文化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立好传,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建设者画好像,以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文艺作品传递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认同。当代艺术的审美表达要在增强民族文化审美辨识度的基础上,运用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古与今的对话、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衔接,在中国当代语境中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华气派的文艺话语体系和审美表达,不仅在选题的新颖、文艺介质的独特、艺术表达的匠心独具上更加符合真善美的标准,更要把握时代脉动,捕捉时代精神,使当代文艺的审美表达体现当代中国价值,符合新时代美学风范。

近年来文艺家们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进行了许多创新实践,在当代文艺审美表达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当代艺术创造精神上的相通、理念上的同步、内容与介质的相融,并与时俱进地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样态,创新艺术表达形式,持续出圈的舞蹈《唐宫夜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电影《长安三万里》、电视剧《繁花》等充满中华美学风尚的作品体现了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具像事件或景物写意化,呈现中国文化极致的意韵、意境之美,以东方神韵赢得了赞誉。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近年来,西藏文化艺术界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以真实的高原山峦为背景,运用声光电现代舞美技术,在台词唱腔、音乐、舞蹈、服饰等方面融合汉藏民族文化形式与元素,以其真切感人的情节、宏大的场景、沉浸式的体验感成为拉萨旅游文化名片。此处,就西藏布画的创新与发展作一较为详尽的分析,西藏美术界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在传统布画主要是传统唐卡的基础之上,秉持“唯唐、唯美、唯新”的理念,开创的西藏当代布画——布面重彩画独树一帜,“唯唐”即坚持传统唐卡的材质、颜料、手法,“唯美”即坚持审美标准,“唯新”即坚持内容创新、技法创新,布面重彩画以布为纸,以矿物、植物天然颜料着色,借鉴多种绘画技法,提取藏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和当代元素,以现代观念和人本态度解读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使得当代布画艺术视角更加广大,一大批表现藏民族精神世界、生活变迁和时代新景的布面重彩作品应运而生。特别是由10余名画家历时2年多为西藏博物馆创作完成的大型布画《高原明珠》从历史、人文、社会、生态多个维度全景式呈现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等历史人物,当代西藏七地市农牧民日常生活、节庆活动以及高原山川地貌、人文遗迹、动植物、新时代城市面貌等,技法上将传统五大唐卡画派、壁画、中国工笔、国画水墨技法完美结合,在表现人物身姿、手势时,还借鉴了古希腊绘画与雕塑艺术成果,画作全长10.08米、高3.27米,创作构思、结构布局、单元设计巧妙,风格多样而不失平衡,艺术手法多变而不失协调,作品以传统与现代理念的交融,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充满生机又不失独特魅力的高原图景,和谐生动、意趣盎然、气势恢宏。画家们在对高原气韵与艺术理想的表达中,凭借对现代与传统深入的理解与思考,精准提取了极具高原特征的生灵形象符号,以对民族精神特质和美学特质的深入理解与精准把握和对传承创新的追求、美学上力求突破的勇气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赋予了西藏传统布画审美表现形式以时代内涵和当代表达。

三、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决定了当代文艺审美表达必须坚持推动交流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华各民族文化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的特性,包括藏民族文化在内的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枝叶,共同生成了中华文化的参天大树,既要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更要充分认识和高度认同中华文化的共同性。中华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如同一朵朵浪花在历史、人文与自然的滋养中生生不息,也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中奔涌向前,共同成就了中华文化的浩繁与广博。我国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类型艺术在长期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的风格样貌、美学特质,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的历史、各民族的多元一体和文化形态的丰富多样。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西藏文艺工作者身处祖国西南边陲,要通过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筑同心,挖掘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的生动事实,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优秀文艺作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西藏话剧团创作的话剧《八廓街北院》就是一部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佳作。该剧讲述了生活在拉萨八廓街一个四合院里汉、藏、回多个民族家庭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通过普通人的故事以小见大,通过西藏和平解放前后两代人的命运转折与情感纠葛呈现了时代的发展,表达了各族儿女共饮一井水,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要力争多创作《八廓街北院》这样的精品力作,筑牢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中国人的故事不仅要讲给自己听,更要讲给世界听,中国当代文艺的审美表达必须注重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人心相通在于共情,文学艺术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好载体,新时代文艺表达要善于讲好中国故事,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数字化、集群化推动着文艺形态的加速融合,要从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出发,顺应现代传播格局的变化,促进文学、影视、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门类转化、融合,向世界传递人类共同价值与人文关怀,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顾亚奇教授的观点表述即:以“人类视角”取代“国别视角”,以地球村式“共同体”取代“中心-边缘”等级格局,以“平等互鉴”理念构建文明交流新空间。比如:央视总台节目《遇见文明》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通过选取古琴与钢琴、瓷器与玻璃器、茶与咖啡、国画与油画等中外文明不同的载体、符号,配合外景短片、文艺表演、AR环屏视觉展示等多种手段,呈现不同文明之间不同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展现中华文明魅力。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平性印证了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当代文艺的审美表达将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讲好当代中国西藏的故事,2023年,西藏美术家协会赴新加坡举办了“多彩高原——西藏当代绘画艺术展”,赴澳门举办了西藏油画展等,在构建体现中华精神、西藏特点的对外文艺话语体系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今后,要争取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艺术交流促进西藏更快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了解西藏。

当代文艺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作品,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立体生动的中国形象,使中华儿女对中华共有精神家园的守护更加坚定,世界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认同更加凸显。


(编辑:旦增多吉)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