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同声>自治区社科院

用学术讲好中国西藏故事——中国讲坛“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在林芝举行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4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区社科院

9月1日,由中国非洲研究院主办、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中共林芝市委宣传部承办的“中国讲坛”在林芝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南非、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的40余位政府官员、学者、高校学生在线上参会,中国非洲研究院、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林芝市直各部门80余人参加林芝主会场会议。

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社科院党组书记孙向军出席讲坛并致辞,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晓明主持,林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邓晓红出席,区社科院副院长、一级巡视员吴庆军做会议总结,来自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中国非洲研究院、林芝市政府的4位专家学者和领导专题演讲。

孙向军在致辞中表示,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下,西藏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解放和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健康快速、社会事业繁荣进步、文化建设欣欣向荣,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今天的西藏,已经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良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正昂首阔步新时代新征程,砥砺奋进续写新篇章,诚挚欢迎非洲朋友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共享美丽高原盛景,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专家演讲环节,区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伍达,对中国在极高海拔地区消除绝对贫困实践中,结合实际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解决好“五个问题”,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做了详细介绍,并就消除绝对贫困的推动因素做了分析;林芝市副市长秦松茂介绍了林芝经济、交通、民生、生态、旅游、脱贫攻坚等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总结归纳了新时代林芝市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国非洲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室研究员李文刚以林芝市墨脱县作为研究点,关注中国人口较少民族门巴族和珞巴族,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墨脱县传统民族文化,介绍了墨脱县多举措多渠道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取得的成果,并就促进墨脱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中国非洲研究院安全研究室副研究员袁武以教育在扶贫中的作用—以西藏墨脱县教育扶贫为题,介绍了墨脱县改善基础教育的薄弱状况、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开展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做法,总结了教育与智力扶贫取得的成就及启示。

吴庆军总结认为,本届“中国讲坛”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西藏形象;二是传播了中国西藏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三是增进了中非双方的交流互动。吴庆军表示,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将以开放的姿态,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原则,欢迎非洲智库、学界专家学者来访,努力推动双边、多边合作,促进交往交流,探索合作方式,共同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本届“中国讲坛”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和中国非洲研究院合作,用学术讲好中国西藏故事的一次创新举措和有益尝试,是加强非洲学界和智库同西藏智库和学界交流合作的一次新的探索。向非洲国家政府、智库机构和学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取得的辉煌成就,这将有利于非洲国家社会各界了解客观真实的中国西藏,有利于加强中非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普布次仁)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