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西藏拉萨,阳光铺洒在拉鲁湿地如镜的水面上。巡护员强巴一边仔细擦拭着观景栈道的扶手,一边注视着掠过芦苇丛的斑头雁和在水面嬉戏的棕头鸥。
盛夏,沿着雅鲁藏布江岸边的公路驶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绿树、碧水和蓝天相映成景。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8月15日也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拉萨周边生态环境,增强区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据初步测算,年均可新增储水约4980万吨、固碳22.91万吨、释氧19.3万吨、保肥2.71万吨,年生态价值14.85亿元。
当高原的风拂过冰川,当草甸的绿漫向天际,西藏这片被自然厚爱的土地,如今正以生态文明高地的姿态,将“两山”理念融进高原的每一寸土地,在蓝天碧水间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诗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团队在西藏东南部区域开展野外调查时,发现8个真菌新物种,相关成果近日在真菌学领域主流期刊《Mycology(真菌学)》上正式发表。
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申扎藏布湿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稀薄的高原空气,洒在广袤的大地上。一群优雅的黑颈鹤已经开始活动,它们修长的脖颈在晨光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不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已经架好了望远镜——他就是西藏高...
2022年,国家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计划用四年时间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及部分未利用地土壤开展一次“全面体检”。目前,土壤三普已进入成果汇总与全面铺开阶段。
近日,位于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的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内草木葱茏、一望无垠,微风拂过青翠繁茂的枝叶,宛如层层涌动的绿色波涛。
连日来,西藏米林市盛世农业水果基地千亩果实挂满枝头,迎来丰收旺季。米林市正以特色农业为翼,在高原乡村振兴路上华丽启航。
傍晚时分,家住仙足岛的次仁卓玛牵着孙女漫步于拉萨河畔,近处水鸟飞翔、远处蓝天白云,让人驻足欣赏。这幅惬意图景背后,是拉萨市中心城区水系生态治理工程(二期)——两岛内河绿色生态廊道提升工程带来的深刻改变。
《乃朗谷雪豹重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监测项目报告》新鲜出炉,揭开了拉萨近郊这片神秘山谷的生命图景。调查显示,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乃朗谷是雪豹重要栖息地,孕育着214种植物、60种鸟类、17种兽类,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
近日,昌都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昌都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和《昌都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两部条例”)将于 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两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填补了昌都市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的空白,为河道生...
巍峨的雪山映衬着湛蓝的天空,翡翠般的湖泊静卧在广袤的草原之间——这里是西藏——世界的屋脊。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始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扎实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落地实施,全力守护高原的生灵草木...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