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组织培养瓶里植物的长势。
丝绒衬底、金线钩织、碎钻铺洒,这不是在做什么手工珠宝,而是在形容生长在墨脱的一种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线莲。
如金线莲一般珍奇的植物在墨脱其实并不鲜见。这个海拔落差超7000米的地方,拥有全球罕见的垂直自然带谱。巨大的垂直海拔差异和复杂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兰科植物得天独厚的乐园,资源相当丰富,分布着兰科植物114属508种,且不乏珍稀品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达80种,是中国兰科植物最丰富的县域之一。
基地的空地上,工作人员将从原生环境中抢救的兰科植物苗,移栽至花盆里、树皮上。玻璃观光棚里是培育的墨脱本土金线莲和其他兰科植物。
走进组培楼,实验室里是一排排晶莹剔透的玻璃瓶,里面装满了墨脱的“生机”——多彩的培养基上生长着组织培养出来的金线莲和金钗石斛。“这是我们探索打造的微生态景观瓶,现在已经在多个景点售卖,深受植物爱好者的喜爱。”基地负责人梁东亮说。
一个巴掌大的瓶子里,就装下了一片“微型墨脱雨林”。这些微生态景观瓶不仅保留了墨脱的自然之美,还解决了原生兰科植物移栽难、养护难的问题。“产品配备了墨脱县林草局的证明,让消费者能合法把基地培育的保护植物带回家。”梁东亮介绍说道。
既守住了不可复制的生态,又可以在不破坏原生环境的前提下,以特色兰科植物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基地摸索出一条“护绿”与“生金”并行的路。
此外,基地里,还开发出一些观赏性高、适应性强的兰花新品种。“这个叫‘粤墨1号竹叶兰’,花型大,全年能开花,是用我们墨脱和广东的竹叶兰进行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竹叶兰还有一个特点,可以接受太阳直晒。这个特点让我们准备将它应用于园林绿化。”墨脱县甘登乡特色兰花产业基地援藏技术人员金建鹏说。
墨脱的发展,藏着生态与经济共生的密码:不是用发展牺牲生态,而是让生态本身成为发展的底气。当森林里的兰花在培育基地绽放,当微生态景观瓶里的“小世界”传递着生态之美,墨脱正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从来不是只能静静观赏的“风景”,更是能滋养生活、点亮未来的“宝藏”。
(编辑:边珍)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