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为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连日来,拉萨市积极行动,全面加强城市绿化养护工作,着力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改善城市面貌,为市民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用生命守护“长江第一滴水” ——记安多县玛曲乡长江源环保志愿服务队
他们,就是安多县玛曲长江源环保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从1971年开始,他们只做了一件事:守护长江源。
3月27日,航拍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错那湖,湖水交汇处好似“鸳鸯火锅”。错那湖是怒江的源头湖,海拔46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也是青藏铁路沿线著名景点之一。
近日,西藏森林消防总队派出精干力量赴林芝市墨脱县,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力求让森林防火知识深入每一位群众心中。
专访丨“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发挥多重引领作用——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
3月21日是首个世界冰川日。在法国参加冰川日系列活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2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背书为旗舰项目,并在国际上实现了科学、队伍等方面的引领。
随着气候转暖,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喧闹起来,在此越冬的黑颈鹤开始春季迁徙。
青藏高原享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等美誉,西藏作为青藏高原主体部分,孕育着约占中国冰川总面积一半的如巨龙般盘踞的冰川,这里也是中国冰川最集中的区域。
联合国大会2022年12月通过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并将2025年起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冰川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冰川在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中重要作用以及冰川快速融化影响的认识。
拉萨市南山公园工作人员扎西曲培守护南山山林13年,见证了这里荒山变绿荫的奇迹。
建设全球最大的第三极冰芯库第二次青藏科考建立了亚洲水塔冰川综合观测体系,包括36条冰川物质平衡、16条冰川融水径流和21条冰川气象观测体系,亚洲水塔的冰川变化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区冰川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被誉为“亚洲水塔”。众多形态各异的冰川构成了雪域高原独特的壮美画卷。
通过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与生态绿化的协同发展,曲水县逐步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路子,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15日,西藏山南市乃东区组织相关单位开展第三期“民族团结情共建同心林”植树活动。在前两年植树200亩的基础上,该活动将完成300亩“民族团结同心林”。
胡志广表示,2025年,西藏林草系统会在多重使命下,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进各项工作,将通过生态修复、资源保护、深化改革、强化保障等多方面努力,筑牢生态屏障,开启西藏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美丽西藏贡献林草力量。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