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日的凉爽初洒大地,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铁路唐古拉地区已漫天飞雪。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基础设施段扎加藏布信号工区的10名青年职工,正穿梭雪原检修信号设备,雪地上的辙痕,镌刻着他们守护“天路”的日常。
扎加藏布信号工区成立于2018年12月,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信号工区,承担着唐古拉南、扎加藏布、雪查玛3个平均海拔4900米车站的信号设备检修养护任务。扎加藏布藏语意为“灰白色草江”,由于地处羌塘草原,这里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50%,年平均气温仅5摄氏度,“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七月飘飞雪,四季穿棉袄”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空手徒步堪比平原负重20多公斤。
10名职工平均年龄30出头,分别来自西藏、湖南、内蒙古等地。“00后”内蒙古小伙儿高明因歌曲《天路》向往高原,然而初到高原便遭遇七月飞雪与严重高反,原本想打“退堂鼓”的他,却被工友们无微不至地照料与坚守的精神深深打动,也让他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谈及自己的职业选择,来自青海的藏族小伙索南多杰直言:“铁路通过的地方,再艰苦都得有人坚守,能为保障青藏铁路畅通出份力,我备感自豪。”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远离家乡和亲人的雪域高原,一起学习业务、一起检修设备、一起操弄一日三餐,共同面对高原风雪,共同经历成长蜕变。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工区创下连续7年无责任故障的安全纪录,先后获评“青藏集团公司先进班组”“全路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信号设备是列车的“眼睛”,工区职工需每日维护36架信号机、40个轨道区段、26台转辙机。日常巡视、“天窗”检修、故障处理、紧急除雪,这些繁杂而艰辛的琐碎,填满了他们的晨昏。
2024年5月,刚从唐古拉南站巡视回来的工长张晓忠,接到雪查玛站需要立即前往处理的调度电话。顾不上吃饭,张晓忠带队冒狂风赶路,沙砾打在车身上如刀削,一路上,他们反复分析故障的种种可能,提前研判故障,处理完已是深夜。回去的路上又遇大雪,众人下车在没脚深的雪中推车,直至车辆驶过山梁才缓过劲。
2025年4月8日22时许,张晓忠接到调度电话,唐古拉南站3号道岔无表示,需组织人员前去除雪。道岔被称为火车的“方向盘”,降雪天气下,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容易夹雪,会造成道岔无法正常转换从而影响正常行车。
张晓忠带领4人顶雪除雪,用铁锹、扫把一次次清理,又徒手抠出轨间积冰,他们从深夜奋战至次日凌晨,个个冻得四肢麻木。然而张晓忠却说:“及时处理各种信号故障,确保列车安全正点,是我们工作的全部意义,不能有丝毫大意和怠慢。”朴素的话语,折射出他们初心依旧的岗位情怀和职业责任。成立至今,工区从未发生过因检修不到位、出动不及时导致设备故障和行车延时。
“风雪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这是扎加藏布信号工区职工凝练的班组精神。在世界屋脊,他们正以青春为笔,用坚守与担当,托举着青藏铁路这条钢铁巨龙安全飞驰。(本报记者 嘎娃白玛 本报通讯员 赵风斌)
(编辑:王胜男)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