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单列一部分,明确要“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强调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认识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扎扎实实做好新时代西藏强边固防工作,努力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
国家安全是国家存在的命运基石和国家发展的基本前提,其内涵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国家安全观是反映客观国家安全状态的一种观念、认知、政策、行为,其既可针对普遍概念上的国家安全,也可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国家安全。近代以来,国家安全观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以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为主,演变为包括领土安全、地缘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在内的综合安全的大安全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和贯彻原则,开创性地提出并系统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五对关系”“五大要素”,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四梁八柱”。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章形式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深入系统阐述和全面战略部署,丰富和发展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强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安全篇,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怎样的国家安全、怎样维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个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是大安全理念,主张国家安全是全面、系统的安全,是共同、整体的安全,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综合,并且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科学统筹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原则和基本方法,强调统筹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二、西藏在我国总体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边疆地区从自然地理空间上构成了国家安全的第一道屏障,边疆安全成为总体国家安全中直接、集中、典型的反映。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国境线长达4000余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西藏在我国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方面,西藏是我国同国际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斗争的前沿阵地,承担着维护边疆稳定、确保边疆安全的使命。另一方面,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珍稀物种丰富,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素有“亚洲水塔”“世界屋脊”之称。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西藏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针对西藏工作面临形势和任务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总结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将治国、治边与治藏联系起来。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在新时代西藏工作中,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是指在国家战略层面上,为实现长期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而必须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这四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全面且协调的发展战略。其中的稳定促进了安全,安全保障了稳定。稳定和安全是一个系统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核心要素。稳定为安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安全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二者的平衡和协调是实现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的关键。
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把国家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明确的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具体化为“四个创建”,围绕“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强边固防上打基础、谋长远,努力建设平安西藏、法治西藏,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性主动。
三、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西藏强边固防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西藏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西藏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聚焦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警钟长鸣、警惕常在,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西藏既要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也要大力推进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安全屏障。
一是充分利用边境地区的资源优势,推动边境地区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转型。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西藏的强边固防,需要立足边境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地理区位优势、民族风俗文化等优势禀赋,有效甄别具有本地比较优势与市场潜力的产业形态,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产业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一方面,基于边境地区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打造强化内外联动、岸城一体、三产融合的口岸经济,加快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另一方面,利用边境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融合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全面巩固青稞、灵芝、藏红花、茶等特色种植产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此外,要对标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边境地区水、电、路、网、通信、物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效管理、融合发展,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城乡融合互补、协调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强边固防,必须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着重加强边境地区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以及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民生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通过扩大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和基本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要强化政府在民生建设方面的兜底责任,健全和完善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以再分配制度确保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持续筑牢生态安全防线。青藏高原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西藏的强边固防,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方面,进一步加快推进对农牧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领域内部的结构转型和升级,推动建设绿色生态园区,以科学规划推动产业布局的绿色化,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升新兴产业在总体产业结构中的占比。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引导农牧民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和生活理念,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及新媒体的优势,宣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制度、政策引导、规范农牧民的生活消费习惯,借助环境伦理和生态道德规范的软约束作用,帮助农牧民群体形成绿色化生态化的环保观念。
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对边境地区群众的国家认同教育。国家认同可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社会的规范和整合功能,维护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西藏在强边固防的推进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始终不渝地坚持国家主流意识的主体地位,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提升他们对本民族历史、国家历史的全面准确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对边境地区群众的“三个意识”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价值理念,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活动深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使“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深入人心。
五是秉承“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为强边固防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服从国家外交战略全局,加强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主动设置议题。深化与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经济贸易、人文教育等领域的互信合作,以构建中尼命运共同体推动西藏边境地区的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西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张永攀,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西藏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刘诗谣,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后)
(编辑:王小莉)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