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评论

人民网评: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系列网评之四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4日 文章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文章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回顾过去,我们之所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各类生产要素充分涌流。事实证明,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有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为发展提供充满新的生机活力的体制制度保证。

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改革破除制约生产力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比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在2023年6月部署的集中清理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清理存在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问题的政策措施4218件,有力破除了一批行政性垄断堵点。再如,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有的科研院所拓展科学研究的自由度和灵活度,自主招聘团队成员、选择和调整科研任务技术路线,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就能让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到新质生产力领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必须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在广东,深市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更多资本进入创新创业领域;在浙江,义乌首批“共享专利”面向全省企业开放许可,有效破解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既是一个发展命题,也是一个改革命题。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就一定能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向学笙)

(编辑:索朗次仁)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