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评论

从维稳戍边历史中汲取力量 积极投身治边稳藏伟大实践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3日 文章来源:西藏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彰显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那曲是全国最年轻的地级市,也是全国海拔最高、陆地国土面积最大、反分裂斗争形势最严峻的地级市。多年来,对恶劣生存环境的精确认知和过度感受、经济文化地理形成的地域差异,遮蔽了人们对藏北高原的全面理解,也常常让人对其望而却步。事实上,那曲不光各种资源十分丰富,还拥有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在历史长河中,藏北一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高海拔不仅不是地理阻隔,反而是沟通高原及周边的通达之地,被称为“青藏高原的十字路口”。

藏北这个高亢而低调的“十字路口”,不仅在交通上可以南下拉萨、西上阿里、北至青海、东连康区,更在历史上串联起象雄、苏毗、吐蕃等重要历史时期与中原王朝更迭变迁的脉络。远古时期,藏北就流传着格萨尔南征北战的传说,经历过象雄、苏毗时期的混战,那曲在唐初成为吐蕃王朝向西域和河湟岷地区扩张的基地,史称“军粮马匹、半出其中”。作为重要的中原与西藏之间的陆路通道,著名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就经过那曲,现在巴青县苯塔乡据考证就是当年唐使入藏的重要一站——鹘莽驿。13世纪以后,蒙古势力在那曲进踞、征战、驻留,最终融合于当地藏民族,进而延伸出之后的“霍尔三十九族”,自此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行政管辖之下,历经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中央政权直接管理。这中间,那曲依然战事不断,位于安多与色尼交界的班戈大桥旁的鱼儿山,就是1718年清朝第一次在西藏对准噶尔军用兵的战场遗址,七千名清军战士在这里浴血奋战、全军覆没。而喀喇乌苏之地的多次战事促使康熙帝提出“黑河考辨”议题,由此藏北之事正式进入国家庙堂之上。

直到1951年的夏天,按照毛泽东主席发布的进军西藏训令,那曲迎来了从青海进藏的“金珠玛米”,从此五星红旗插上唐古拉山,人民解放军也成了藏北牧民最亲的亲人。藏北历来有红色基因和军地军民团结的好传统,在中华民族曲折复杂的历史进程中,那曲人民滋养出了爱党爱国的厚重情怀。人民解放军进藏时,那曲人民迎接解放军、拥护共产党,六世珠康活佛率僧众到玛拉山迎接范明将军的爱党爱国拥军故事在草原上广为传颂。尤其是在青藏公路修建过程中,那曲各族人民通过认识解放军来认识共产党,对“金珠玛米”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种感情,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而扎实沉淀下来的。在当年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筑路将军”慕生忠带领解放军战士仅用7个月零4天,就让青藏公路穿越了25座横亘高原的雪山,开辟了一条连接祖国内地与西南边陲的通天大道。可以说,当年的解放军创造了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的奇迹。

再后来,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那曲人民和部队官兵紧紧团结在一起,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考验,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深情。回望历史,在藏北这片红色高原上,一代代高原军人、一茬茬戍边官兵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甘于吃苦,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开拓奋进,为西藏边防巩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那曲创造了一部听党指挥的忠诚史、英勇卓绝的战斗史、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服务人民的奉献史、军民同心的团结史。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新时代驻藏部队的一员,必须以固边稳藏为己任,支撑起强国复兴的大业。

首要的,就是理清那曲所处的地理历史和战略方位。猛一看,那曲并不在祖国边境一线,但是,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那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独具大战略纵深优势,也是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格拉输油管线、兰西拉光缆、青藏直流联网等“五条生命线”的枢纽,已经成为联通西藏与祖国内地的“天路廊道”。而且,藏北高原的高海拔与低氧、低气压独具储存保护物资的优势,石油等重要战略储备物资储量惊人。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战略优势上来说,那曲必将成为青藏高原重要的战略物资转运站、应急物资储备库及战略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基地。

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坚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承担着拱卫祖国西南边陲的政治责任”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努力把那曲建设成为西藏最高海拔长治久安示范市。时代虽然在变化,但西藏人民忠于党、忠于祖国,热爱与信任人民解放军的感情没有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强化“大边疆”意识,加强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融入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师生、驻地官兵、宗教界代表、群众代表等开展公祭烈士等教育活动,把国防教育工作拓展到社会各个层面。藏北有很多红色故事和红色遗迹,我们必须把这些故事讲好,把这些红色遗迹用好,把藏北人民热爱人民子弟兵的这颗心守护好,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深情。

作为新时代的戍边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给“高原戍边模范营”全体官兵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与各族人民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充分运用藏北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让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卓越功勋和优良传统激励戍边官兵和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从维稳戍边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积极投身治边稳藏伟大实践,扛起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如山使命,把忠诚镌刻在青藏最高处,把责任担当在江源最高处,把热血奉献在天路最高处,在那曲这片精神高地继续书写“山高人为峰”的奉献故事。 (张学功 作者为那曲市安多县人武部部长)


(编辑:王小莉)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