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评论
  • 跨越烽火与高原—— 两位老兵的岁月守望

    当通过电视或来自西藏的人们得知关于西藏的好消息时,老人们都会欣慰地说:看到同胞们过上好日子,我们当年的付出都值得了。

    西藏日报 2025-09-02

  • 人民网评: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即将到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纪念日。隆重纪念这一伟大胜利,目的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前行的...

    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5-09-01

  • 大力弘扬“两路”精神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建设好社会主义现...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25-09-01

  • 铭记抗战历史,彰显西藏担当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华儿女历经14年浴血奋战,赢得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彼时,西藏虽远隔战火,藏族同胞却从未置身事外,牧民赶牦牛翻山越岭送粮草,还有不少藏族青年...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25-09-01

  • 法治在线丨9月1日起 这些AI内容必须打标识

    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 浅谈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弘扬老西藏精神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但仍存在内容分散、形式单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须在理念、路径和制度层面系统优化,深入挖掘老西藏精神的价值内涵,创新融入形式和教育机制,推动老西藏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落地生根,并转化...

    西藏日报 2025-08-28

  • 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谱写高原发展壮丽诗篇

    《辉煌六十年:高原诗篇》以历史和现实的交响,精准勾勒西藏六十年跨越的内在逻辑,并置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的时代坐标中加以呈现,不仅为大众理解中国道路的制度优势提供了直观注解,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西藏日报 2025-08-27

  • 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评论之四

    “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贺匾贺幛上的题词、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指明了前...

    西藏日报 2025-08-26

  • 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同心协力、砥砺前进,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不懈奋斗!

    新华网 2025-08-20

  • 一部镌刻时代巨变的影像史诗 ——评政论片《辉煌六十年:高原诗篇》

    当政论片镜头定格在布达拉宫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读懂了:这片高原的每一粒沙、每一朵云、每一座山,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雪域高原必将续写更多人间奇迹,而这奇迹里,有你,有我,有每一个为梦想奔跑的中国人。

    西藏日报 2025-08-20

  • 铭记辉煌历史 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 —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不仅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也实现了社会制度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向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6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

    西藏日报 2025-08-19

  • 聚焦民生痛点 解决急难愁盼

    距离“十四五”规划收官还有几个月时间。要抓的工作千头万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是重点之一。群众满意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民心尺”也就把稳了。

    新华网 2025-08-17

  • 把握成长需求与责任要求(人民时评)

    前不久,广东深圳一群胸前挂着收款二维码的“跑楼小孩”引发关注。他们穿梭于楼宇之间,通过“最后100米”的代配送赚点零花钱。考虑到各种潜在隐患,当地街道叫停了这一做法。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5-08-14

  • 乘势而上,助燃夏日经济

    从繁华夜市到消暑家电,从异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到多元丰富的研学之旅,夏日经济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季节型经济,不断呈现出新气象。

    光明日报 2025-08-11

  • 让创新扎根历史,让文化拥抱未来

    从国家级非遗杨柳青年画焕发新生命力,到天开高教科创园的科创实践,再到五大道保留的历史风貌……天津凭借科技与文化精心勾勒出一幅“和合共生”的壮丽城市画卷。

    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5-08-11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