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

在拉萨,他让烤红薯有更多可能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文章来源:西藏商报
   近日,位于八廓古城区的一家烤红薯小店引起了消费者的好奇、驻足。芝士、酸奶、青稞、牦牛肉……原来,普通的烤红薯还能这样“玩”。憨态可掬的小红薯形象,结合西藏文化设计的门头,店内随处可见的西藏文化元素,也迅速捕获了一众年轻人的青睐。就着一杯咖啡氤氲的香气,设计师冯康康娓娓道来他在拉萨开启新生活的故事。

【灵感碰撞】

酸奶、青稞、牦牛肉 红薯和本地食材“相遇”了

    冯康康是一名设计师,常年在杭州、广州两地工作生活。今年三月,结束手头的部分工作,他踏着春色来到了阔别多年的西藏拉萨。“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拉萨旅行。此后,也零星来过几次,但都是匆匆一瞥。”冯康康说,这次,他决定开始在拉萨的旅居生活。
店内研发的和藏文化相关的小吃。
    此前,多次在旅途中寻觅食物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无论是高速服务区还是高山垭口,售卖的永远是烤肠、方便面。怎么就没有又有趣又好吃的食物呢?”于是,做一款花式烤红薯的想法逐渐成形。花式烤红薯是一种创新的烹饪方法,不仅让红薯保持其原有的香甜口感,还通过添加各种配料和调料,使红薯的口感和风味更加丰富多样。
    在拉萨的日子里,冯康康品尝了青稞、牦牛肉、牦牛酸奶,这些本地食材的口感和新鲜度让他惊艳。何不在拉萨试试花式烤红薯呢?经过近半个月的研发,他推出了五款和本地食材搭配的花式烤红薯。寻找店铺、采购原料、购买设备、招聘小伙伴,一家花式烤红薯店在拉萨落地。他选用的红薯是来自山东烟台的烟薯25号,以软糯可口香甜似蜜著称。

【藏式美学】

一边淘货一边设计 他的小店里充满了本地元素

在他的小店里,最吸睛的要数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红薯形象的羊毛毡摆件。小红薯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眯着眼睛,做出各种各样的微表情,引得消费者与其合照、打卡。“这只小红薯太可爱啦,看到它一下子就能唤起甜蜜的味觉记忆。”市民小静如是说。

店内研发的和藏文化相关的美食。

在小店装修时,冯康康从一位设计师的本能出发,在设计语言上主动与本地文化元素深度结合,融入当地生活,呈现出独属于小店的美。店内铺着他淘来的地毯。他还在店内布置了一件自己收藏的清代老家具,整体风格复古且有腔调。

除此之外,店内随处可见用藏文书写的产品说明或室内装饰。“为了拉近和本地消费者的距离,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我请朋友帮我用藏文书写,什么是花式烤红薯,口味上有什么特点等。优美的书法作品赢得了路人的称赞!”冯康康说。

【重启生活】

用文化为美食赋能 他在拉萨找到生活本来的样子

“不甜不要钱”“一个男生创业做西藏文化的小吃”……渐渐地,花式烤红薯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他们将红薯、小红薯羊毛毡等拍照发在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家小店,并前往打卡尝一尝新派小吃。随着天气逐渐升温,冯康康将研发并推出冰淇淋红薯。

店内部分由本土元素的装饰。

特有的文化氛围感,成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秘密武器”。通过精心挑选的装饰、独特的布局以及与本地文化紧密结合的美食,小店不仅提供了味蕾上的享受,更给予顾客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归属感。这种无形的吸引力,让小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年轻消费者心中的“网红店”。

花式烤红薯。

在拉萨,冯康康忙于经营店铺、优化产品、精心装饰店铺的每一处细节,这些日常琐事都使他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满足。他在微信朋友圈里深情地写道:“你被更新后,你的世界也被更新了。你开始重新呼吸……”冯康康坦言,在拉萨,他找到了生活最本质、最纯粹的样子。未来,他计划继续在拉萨旅居,将他的小店经营得有声有色,并推出更多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的美食,用文化的力量为美食注入灵魂,让每一位食客都能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西藏文化的深厚底蕴。

(编辑:索朗次仁)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