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穿梭在城市之中,无论日晒雨淋、风雪沙尘,他们总是来去匆匆,偶尔停下来,往往是在等红绿灯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使命感,就是按时送达每一个订单——拉萨美团外卖骑手马晓伟便是其中之一,“干我们这一行,靠双手勤快挣钱,公平也辛苦,每多送一单,就多挣一份钱,所以得跑快点。”
“初到拉萨,我就决定留下来”
“您好,这是您的外卖,请慢用。”初次见到马晓伟,他正忙着取餐、送餐,每一次走进店里,他都要仔细核对手里的订单,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餐食送到顾客手中。
“我第一次来拉萨是在2020年,那时候只是想过来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没想到当时玩了几天,就被这里淳朴的人们和慢节奏的生活吸引了,我觉得拉萨这座城市特别有包容性、有烟火气,就下决心在这边找一份工作。这一待,便是三年。”马晓伟感慨道。
今年51岁的马晓伟是陕西咸阳人,18岁时参军到了新疆,三年后退伍,他与爱人在新疆成家立业。在新疆工作几年后,马晓伟选择回到故乡,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时间一晃,我就快50岁了,想趁着还能走得动,就出来看看。在拉萨,我干了三年多的外卖骑手,每天见到很多张陌生的面孔,也常常遇到一些温暖的小事,所以每天干同样的事情我也不觉得厌烦。”
刚来的时候,语言不通、道路不熟悉,对这位年近五旬的大叔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幸好我们有‘师傅’带着跑单,刚开始,一天能跑十几单就不错了。但我从来没有灰心过,我坚信,只要勤快,没什么事情是干不成的。”马晓伟坚定地说道。
如今,每天送50多单、总里程100多公里、微信步数3万多步,这是马晓伟的日常。穿着标志性的“黄马甲”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这份工作在马晓伟看来很有意义。“每次听到客户接过外卖时的一句‘谢谢’,都让我心中非常温暖。”马晓伟说。
每天工作10小时,让送餐线路更合理
“风雨无阻”,这是马晓伟的座右铭。无论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他总是义无反顾,努力将每一单按时送到顾客手中。
“我遇到的大部分顾客都很友善,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在送餐时,一位姑娘点了两杯热奶茶,我送达的时候,她取出来给我拿了一杯。虽然天气寒冷,但那一瞬间真的很暖心。”马晓伟回忆。
冬天往往是外卖骑手最辛苦的季节。但马晓伟却常常遇到温暖的瞬间,除了顾客,不少商家对骑手们也是关爱有加,“很多商家对我们骑手格外照顾,15元一餐管饱,还可以免费充电、免费打开水、免费休息,使我更加喜欢这座城市。”
马晓伟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只想把每一餐及时、安全地送到顾客手中,将这份温暖在城市中传递下去。至今,马晓伟仍在不断熟悉拉萨的每一个角落,他尝试自主规划,让送餐时间、线路更加合理。
“干不动了,我也想留在拉萨”
“我的母亲年事已高,是我弟弟在照顾。每到休年假的时候,我都会第一时间回咸阳看望母亲。目前孩子在读研究生,家人们都在老家,虽然我一个人在拉萨工作,但家人们都很放心。”马晓伟说,“除了许多顾客和商家能温暖我们,我们公司领导对员工也非常好,每年冬天会发保暖护膝、防水袋、暖水袋和一些御寒物品,夏天就会发一些避暑物品,让我在拉萨真的过得很安心。”
外卖骑手的工作并不容易,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上岗后还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但是,外卖骑手从不抱怨,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时间为许多人送去了温暖。所以,当你又一次从外卖小哥手中接过热腾腾的饭菜,不妨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微笑,道一声“谢谢”。
谈到未来规划,马晓伟笑着说:“我也没什么有志向的规划,就想在拉萨干美团骑手的工作,干到我干不动为止,干不动了我还希望能一直待在拉萨。”
西藏餐饮业外卖送餐服务正蓬勃发展。外卖平台经济发展到今天,主要得益于那一个个在大街小巷奔忙的外卖小哥。他们不畏严寒酷暑,穿梭在餐馆、超市、药店、小区和大街小巷,为市民提供着送餐跑腿等便捷服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至今,外卖服务的发展不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和便利,也在餐饮业复苏、提振整体消费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编辑:李俊)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