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北京“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和本院医生挤满了拉萨市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两场与北京市属医院的线上会诊如期进行,两例藏胞患者的治疗方案得到了国内一流医疗专家的悉心指导。
中西医结合,共商难治性狼疮肾炎方案
“收治的桑旦(患者,化名)应该是难治性狼疮肾炎(LN),激素治疗效果不太好,中医有管用的办法吗?”肾病科曲珍主任向汪院长汇报工作时提到。
汪红兵院长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援藏专家,听说后找来医务部主任,“你们抓紧联系一下,通过远程会诊系统,邀请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的赵主任帮忙想想办法。”
会诊当天,曲珍主任汇报了患者病情及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赵文景主任、风湿科张秦主任认真听取了该病例的相关病史,审查了患者的辅助检查,详细询问了治疗中的用药情况。
“本次患者肾炎复发,SLEDAI评分提示重度活动,建议调整患者免疫抑制方案。患者考虑SLE、LN诊断明确,LN临床中合并肾病综合征,往往提示V型LN,单纯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病理类型不除外少见的狼疮性足细胞病或狼疮治疗中的转型,肾穿刺活检依据充分,建议患者尽早肾活检,并根据活检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中医中药治疗,需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苔等辨证论治,中药治疗的方向为减毒增效,延长患者完全缓解时间。”赵文景主任说。
张主任补充道,“患者SLE诊断明确,受累脏器累及肾脏、血液系统损害、浆膜炎、骨关节,其中以肾脏受累为主,依从性差,患者目前LN活动,血蛋白水平尚可,建议完善肾活检,西医治疗上如果无免疫抑制剂的协同治疗,易病情出现反复,建议3个月及半年复查血清学。中医中药治疗方面,高原紫外线较强,尽量避免日晒,LN临床中往往‘血热’贯穿病程,同时合并肾虚,建议加用红景天、虫草类药物,以补肾清热。”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综合现场情况和病人资料后,认可两位主任的意见,并进一步提出了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方案,为患者的科学治疗指明了方向。
义诊+远程会诊,接力救治牧区小患童
8月23日,在当雄县纳木湖乡义诊回来的路上,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援藏医生崔菲菲有点闷闷不乐。
“崔主任您是有高反吗?”同行的医生问道。
“不是,一想到上午义诊时那个靠在诊桌旁边的小男孩就感到心疼和着急。孩子才五六岁,不仅发育迟缓,而且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原因不明。我们所的邰隽副所长建议我把孩子接到拉萨,然后与北京的专家组织一场远程会诊,孩子的病情耽误不起。”崔菲菲说。
五天后,拉萨市人民医院就派救护车把孩子和家长从200公里外的牧区接来了,考虑到孩子的病情和家庭经济情况,给孩子安排了免费的检查、住宿和治疗。
远在北京的首儿所对孩子的会诊也高度重视,副所长孟黎辉指示医务处、互联网医疗办公室全力支持,尽快组织一场远程MDT会诊。
30日下午,神经内科陈倩主任、神经外科邸飞主任、放射科孙雪峰主任在首儿所远程会诊中心听取了崔菲菲医生对孩子病情的详细汇报,线上分析了头颅核磁影像,仔细询问了患儿的发病过程,综合考虑患儿Moyamoya病(又称烟雾病或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可能性较大,建议完善头颅血管核磁及血管超声等检查,待结果回报后进一步讨论治疗方案。
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高原医疗救治能力
“远程医疗会诊利用了信息化优势,弥补了边远地区的医疗技术短板和地理劣势,推动了北京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和“下沉”,提高了诊疗效率,增进了“大病不出藏”兜底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既是拉萨市人民医院“强三甲”的一个利器,同时也是实现医疗援藏帮扶从“输血”向“造血”的重要途径。”汪红兵院长在总结这两场远程会诊后深有感触地说。
据统计,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项目自实施以来,在拉萨市人民医院由援藏医生发起的远程会诊已有近百台次,涵盖呼吸科、肾病科、儿科、神经内科、骨科、消化内科等多个学科。每一场参与其中的会诊都是一次难得的技术培训,提升了当地医生对疑难危重症的诊治能力,同时也有效减少患者远程就医的经济负担,缩短转科就诊时间,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西藏地处高原,地广人稀,面对当地的的疑难病例,将远程会诊快捷、高效、便利的特点发挥好,随时和北京多家“以院包科”帮扶医院进行联合会诊,必将持续惠及高原患者。
(编辑:户静凝)
中央部门网站
自治区部门网站
地(市)委部门网站
相关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