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

钢枪变道尺,军装变工装 王鹤:高原铁路的贴心“管家”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0日 文章来源:西藏商报

正在工作的王鹤(中)。

“加0.3毫米、加0.2毫米、减0.1毫米……”7月26日22时,拉林铁路上空星星布满夜空,朗县站站场内,一道道摇曳的光柱与星光辉映。灯光下,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基础设施段朗县综合工区工长王鹤手持轨距尺,一步一弯腰,并不时在钢轨上标下醒目的字样,为后续拨道作业人员提供精准的调整数值。文/图 通讯员 马生明 记者 张雪芳

时间回到1999年的一天,在部队服役的王鹤正在训练场上激战正酣。年少懵懂时,王鹤参军入伍的想法便开始萌生。中专毕业后,他果断报了名,一路“过关斩将”,戴上红花走进了军营。入伍后的他认真参加各项军事训练,所有科目都在很短时间内达标,成为了优秀的通信兵。2002年3月退伍转业后,他成为了一名高原铁路线路工。“跨界”哪有那么容易,线路“TQI”值、应力放散、线路起道拨道原理……在入职后的培训课上,对于中专学历的王鹤这些复杂绕口的专业术语,让他一度感到迷茫,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好学、上进的心,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崭新的书本就被他勾画得密密麻麻。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勤学苦练,短短几年,他从一名铁路“小白”,就被提职为工长,他常笑着称自己是“管家”,为“设备”操碎了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鹤先后带头参与了青藏铁路格拉段道岔更换、钢轨打磨等多项重点难点施工,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各个车站,他常年以刺骨的寒风为伴,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十余年里,他所在的工区累计焊接钢轨344处、应力放散200余公里、成段更换轨枕15000余根……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前,他以精湛的业务技能,参与到了拉林铁路“工电联合整治”施工,在林芝、朗县、山南等站集中整治100余处的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消除了基础病害,他所到之处每个站的设备质量明显提高。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凭借当兵时的一句信仰,他毅然决然地申请去拉林铁路,成为了朗县综合工区的工长,面对复杂的新设备,他仍坚持挤出时间学技术、啃规章,四个厚厚的笔记本工整详细地记录了他的学习。作为工区的“管家”,为了提高线路设备质量,他根据动静态检查数据,逐点逐项分析各个病害点,结合所学全面查找病害成因,并制定处理措施,系统性总结了无砟线路检查项点、动静态分析、全项点分析无砟病害特性、形成数据分析+病害特性为一体的维护作业方法,并在车间广泛推广。

“王哥业务能力强、为人好相处,我们都愿意跟着他干,能学到很多东西。”青工李桐桐说。在传授技能这件事情上,他也毫不吝啬,经常在练功场手把手地进行现场教学,在他的带领下,工区青工们有了很大的进步,17名新工如期通过定制考试,工区成为了优秀工会小组、集团公司先进班组。他本人也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称号。

钢枪变道尺,军装变工装,王鹤的军人本色在拉林铁路上熠熠生辉,正值汛期,他每天徒步8公里左右检查管内的线路、桥隧等设备,一个月下来就能走破1双鞋,在拉林铁路各站点只要提起他,大家都说这个兵了不起。

(编辑:王胜男)

微信

抖音

邮箱

邮箱地址:xzwxbjb@sina.com